中東

4/23 24小時內下了一整年的雨,阿聯水患航班大亂,太多外來人口的困擾?

4/23 24小時內下了一整年的雨,阿聯水患航班大亂,太多外來人口的困擾?

大家昨晚的地震都還好嗎?

我整個人嚇醒,趕緊帶著另一半躲在桌子底下。

本來還想說搖完了可以回床上了,

沒想到又再來一次!

這兩次真的好大,

搖到我家大樓梯廳磁磚都剝落了,滑手機才看到花蓮又有大樓傾斜。

花蓮人最近一定很難睡,

希望大家都平安。



上週有個中東消息也是頗嚇人,

那就是全球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杜拜( Dubai )大淹水。

也導致全球第二繁忙的杜拜機場大混亂。

我有一兩個臉書朋友上週正好在杜拜出差和旅行,

從他們的臉書貼文來看,

那個旅遊經驗真的是我一輩子不想遇到的。

我們就來看看杜拜到底怎麼了。


*阿聯的全名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求閱讀方便,接下來都用阿聯簡稱唷



一天內下了一整年的雨

財損超過上百億美金

阿聯( UAE )上週二大暴雨。

多暴呢?

24 小時內下了過去一年半的降雨量

是不是很驚人!

其中在阿布達比的一個區域更是偵測到 24 小時內 254 毫米雨量

這是阿聯在 1949 年開始有雨量紀錄以來,

75 年內的最大暴雨



這場雨是從南邊國家阿曼(Omen)過來的。

阿曼 4 月 14 日起發生洪災,

多個山區出現山洪,

有超過 10 人被洪水沖走,多人失蹤。

然後這塊雲就慢慢飄到阿聯上空,

瞬間降下暴雨。



比起阿曼,阿聯的人員傷亡數字較小

財損超爆無敵大

瞬間的暴雨淹沒整個繁華夜都市,

杜拜的主要高速公路完全淹沒在水中,

所有車子都無法移動。



地鐵系統也停駛,

所有的電、通訊、自來水系統都停擺,

全世界最高科技的城市瞬間被打回原形。

CNN 記者訪問了英國籍旅客,

他們說自己先是花了 45 分鐘爬到位於 27 樓的高級飯店房間內,

結果發現房間裡沒水沒電沒網路,

孩子難過哭鬧,媽媽崩潰。



車輛泡水、建築物一樓被淹、地鐵停駛,

這些都屬於城市財損的一部分。

但另外一個大型財損,

發生在你我都一定聽過的地方:杜拜機場



杜拜機場是全世界第二繁忙的機場,

過去一年,有超過 8,700 萬名旅客造訪杜拜機場。

結果暴雨當下,

機場跑道變成水鄉澤國,

超過 549 架航班延誤,數十架航班取消,

大量旅客滯留在機場,等不到航空公司消息。



(後來週六時機場終於宣布 2 航和 3 航全線恢復,但還沒完全消化前幾天滯留的旅客數量)



一天內降雨 254 毫米是什麼概念?

真的會導致這麼嚴重的淹水嗎?

我們以 2009 年台灣莫拉克風災來看,

當時 24 小時內最大降雨量是阿里山站測到的 1,623 毫米

這樣看起來,254 毫米好像還好?



但問題是,阿聯是個沙漠城市呀



接下來我將引用《歐洲動態 3.0 》的分析,

我們來看看,

為何像杜拜如此先進、高科技的城市,

還是無法處理好城市排水的問題。



問題一:從沙變混泥土

杜拜原先是沙漠,

所以在以前的日子啊,如果突然下雨,

雨水會直接滲透到沙子裡,然後立刻被曬到蒸發,

大概就跟我們去沙灘玩觀察到的差不多。



結果杜拜開始發展成人口密集的先進城市,

地面從沙子變成混泥土,

也就從「排水方便」變成了「完全無法排水」的狀況。



問題二:發展太快,排水系統未跟上

杜拜的繁華是在短短 50 年內迅速完成的。

別忘了整個阿拉伯半島是在 1966 年才發現石油,

那時各國才開始好野起來,進而大興土木。

要在短時間內把一片沙漠變成高樓大廈都市,

很少有機會好好思考城市的排水系統。

更何況以前也沒這種極端降雨,

用抽水馬達就可以搞定的事,幹嘛把整個城市翻開來?

所以當洪水真的來臨時,

整個城市已經大到不能改,只能硬扛。



其實杜拜也是有做排水系統,

當時是為了 2020 年世博規劃的。

但想都沒想過會有「一天內下一整年的雨」的極端狀況,

所以整個系統只能發揮部分作用。



問題三:外來人口多,教訓難以延續

《歐洲動態 3.0 》最後一個提出的問題很發人省思。

我們之前就有說過,

阿聯是個「外來人口為大宗」的國家。

全國大概有 85~90% 是外籍工作者,

有白領菁英,也有藍領移工。

因為是外來人口,人們來來去去,

通常不會建立對城市的向心力

更不會有「要打造對後代子孫友好環境」這種概念。

當大量人口對城市缺乏集體記憶,

那每次洪災的教訓就不會被延續。

人們只會覺得反正我兩三年後就不住這了,

便無心思考長遠的都市規劃議題,甚至不做防災準備。

《歐洲動態 3.0 》就指出,

杜拜居民很少為自己的房子購買水災等天災保險。

(反正房子也不是自己的?)



這一點其實很震撼。

我身邊有一些朋友很嚮往香港或杜拜那種「商業都市」。

認為整個城市住滿來自全球的高階商務人士,很有競爭力。

但我們沒看到的是,

這會讓一個城市永遠只是短跑,

沒有辦法思考長期規劃。

例如我現在就可以想像 50 年後,

當杜拜塔再也不是全世界最高樓,

當全球開始風行下一種都市的樣貌(森林風?),

那杜拜又該從何「都更」起?

當然這問題各國都有,台北市也有一些隱憂,

只是想強調不是越先進的城市就萬無一失,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這句話套用在都市上也適用。




參考資料

歐洲動態:杜拜暴雨成災機場週三仍混亂

歐洲動態:杜拜水災——沙漠都市對渠務的忽視

Dubai’s Extraordinary Flooding: Here’s What to Know – The New York Times

Nowhere for the water to go: Dubai flooding shows the world is failing a big climate change drainage test

The week that life in Dubai ground to a halt | CNN

Dubai airport struggles to resume flights after heavy rains leave runways underwater

Dubai airport: Full schedule resumes after flooding chaos

阿聯暴雨釀至少4死杜拜國際機場逾千航班取消

阿曼暴雨洪水18死鄰國阿聯排水大亂道路積水學校關閉

暴雨襲杜拜降下2年雨量公路遭大水淹沒班機延誤[影] | 國際 | 中央社 CNA






建議下載敏迪選讀專屬App,每天收到第一手新聞

iOS:https://apple.co/2tgFKCu

Android:


這裡可以找到敏迪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diworldnews/

Telegram:https://t.me/mindiworldnews


Podcast頻道

iTunes https://apple.co/2OIvZYb Spotify https://spoti.fi/2yGqTRa

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歡迎用每個月 59 元支持我

敏迪選讀訂閱(嘖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