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7/27 「美國已經準備好跟台灣站在一起,問題是,台灣要什麼?」

7/27 「美國已經準備好跟台灣站在一起,問題是,台灣要什麼?」

在延續昨天的議題前,先提供一個快訊: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被免職了,該職位將由王毅替補。

這個消息要連著先前的新聞一起講,

秦剛自從 6 月 25 日接待外賓後就消失了整整一個月,

外界都在猜測秦剛去哪兒了,是不是被消失?




結果今天早上一覺醒來,

秦剛就被拔官了。




而且他的免職有很多奇特之處:

首先,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只拿掉秦剛「兼任的」外長職務,

他現在仍然是中國國務委員;

第二,中國外交部昨晚把秦剛作為外長身份時的相關新聞稿都刪除了!

這很奇特,因為之前王毅卸任時都沒這樣操作。

媒體《歐洲動態 3.0 》的作者認為,

中共顯然是不想再提起秦剛這個人,

或是在暗示秦剛正在接受調查,所以先撤下一切資訊,

但無論如何,秦剛的免職過程遠非正常。




最後一個異常的點,就是王毅的回歸。

同樣引用《歐洲動態 3.0 》的分析,

由一名前部長回鍋重任同一職位,

這在中共建政後極為罕見,至少外交部沒有這個先例。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因為副手馬朝旭尚未成熟到可以承擔重任,

而美中關係現在又在一個「重建對話」的時間點上,

因此只能由王毅趕快先行替補,

避免在這個重要關頭開了天窗。




至於秦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現在大家也都一頭霧水。

我前幾天有看到一個新聞,

說到秦剛因確診過世了,

而中國官方說法也提及秦剛有「健康問題」,

看來似乎有對上。

(強調「似乎」。)

現在只好等中國官方出來做更詳細的說明了。




好,我們要來延續昨天的議題了。

我們昨天看了 Anja 對中美科技戰的簡述,

接下來,我們將重點聚焦在「中國的智財權實力」

因為如果美國要持續領先,

就得確保美國的研發實力是強過中國的。

然而,我們都想問:「他們辦得到嗎?」

中國到底有沒有可能超英趕美?

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達到頂峰了嗎?

我們先聽聽第一位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的專利專家 Mark 怎麼說。




在智財權領域,中國因為貿易戰更強大了

by Mark Cohen

我們在談美中科技戰,

大家都把重點放在現在的出口管制、台海安全、九段線等,

但其實美中科技戰(或稱貿易戰),

一切的開頭都是從擔憂開始的。

最一開始,美國擔憂中國強制技術轉讓,

我們因此而有了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

這個協議相當全面,其中就包含了智慧財產的保護。




然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協議,

使得中國在智慧財產方面急起直追。

他們的確有很多進展,甚至可以說是做得很不錯,

不錯到,中國現在在智慧財產方面變得很有競爭力

所以我可以說,

美國最大的敵人是它自己

正是因為美國在智慧財產上的強制要求,

幫助中國完善了制度,使中國變得更有競爭力。




我舉個例,你就可以清楚看出差異:

如果你看看拜登政府推出的 IPEF,

你會很驚訝裡面竟然沒有任何章節談論智慧財產;

如果你再看一下 RCEP(中國是該協議的主要支持者),

就能看到裡頭有非常全面的智慧產權標準。




我們活在這個非常奇怪的世界中——

美國不僅幫助中國推進其智慧財產的制度,

也因為中國進步神速,

讓美國本土反而再次感受到威脅

進而又回頭推進美國自己的智財發展。

(敏迪 murmur:這就像是競爭飛輪,我逼你改善,你改善了,使我也不得不精進自己。)




你看看過去三到五年,

中國在美國和全球的專利申請量大幅增加,

論美國國內的專利申請數量,

中國甚至即將超越日本,成為美國最大的外國專利申請者,

而印度的專利數量僅僅是中國的百分之一。




中國已經在大幅增加他們的專利組合,

其中最大的玩家就是華為。

在這樣美中對抗的過程中,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好消息是,在許多高密度的智財產業中,

例如半導體、醫療儀器、製造設備等,

因為美中的「去風險化」,為其他國家創造了非常多的機會,

現在東協國家都可以趁此打造高價值智財價值鏈;

然而,壞消息是,

這些國家的智慧財產制度都還不夠完全,

甚至可以說還不夠成熟,

所以這可以算是美國和其他國家將要面對的問題。




最後,我的觀察是,

在智慧財產的競爭上,

我們將會從過去的「美中對抗兩極化」

慢慢走向「更複雜的多元世界」

而我得坦誠地說,

中國在這場新遊戲中已經稍稍領先美國有點落後了




以上就是 Mark 的短講,

我就先不寫我的感想,直接進入記者 Q&A 階段。




制裁中國是結束中美兩國科技戰最好的方法嗎?(印尼記者)

Anja 答:

目前美國幾乎沒有對中國展開「制裁」(sanction),

大多都是限制出口,但那不算是制裁,

不是美國對俄羅斯的那種。

目前美國對中國的做法完全不一樣,美國政壇也不打算那樣,

現在頂多在討論,如果中國真的侵略台灣了,

那全世界會不會像制裁俄羅斯那樣制裁中國?

如果會,那到時候對全世界的傷害都會很大。




美國對中國的壓力反而會讓盟友(例如南韓)感到困擾,您怎麼看?(南韓記者)

Anja 答:

我想特別針對半導體產業來回答。

半導體製造是一個超級複雜的生態系統,

設計來自美國,設備來自荷蘭和日本,製造來自台灣和南韓,

這樣要如何針對單一部分進行管控呢?

這其實非常非常困難。

就我所知,美國政府很小心翼翼,

盡可能限縮管控範圍,不針對韓國的製造工業,

但同一時間,美國政府對中國的進步速度也感到很擔憂。

我知道有些韓國人認為出口限制有點太過頭了,

我只能說這很難,

美國政府正在努力把事情做好,只是做得仍不完美。




美國政治的兩極化分裂將如何影響對華關係和科技競爭?(西班牙記者)

Anja 答:

美國的兩極分化是真的,

這對整個美國對中政策的影響很小

這很有趣,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戲劇性的狀態轉變。

你知道,習近平上台的前幾年,

民主黨當時的策略是張開雙手,希望中國加入知識產權制度,

後來我們都知道,這是行不通的,

因為習近平是一位完全不同類型的領導人。

習近平更像毛澤東,而不是胡錦濤、鄧小平,

我們在他上台沒幾年後就看到了這一點。

我只能說,

現在的對中政策是民主黨和共和黨少有的共識




中國科技和經濟的成長已經達到頂峰了嗎?(西班牙記者第二個問題)

Mark 答:

中國真的有很多人才,

他們過去十幾年來也是靠這些優秀人才推動成長的。

( Mark 多次提到刺激中國成長的最大重點就是人才。)

我們不清楚中國的人口數會不會繼續推動他們的經濟發展,

但他們確實可以藉由高科技人才,持續朝高價值產業發展。




美國如何為中小型國家打造雙贏局面?(越南記者)

再次強調,半導體產業非常複雜。

在這麼複雜的供應鏈中,越南或馬來西亞這些國家都有很大的機會。

為什麼?

因為美國根本不可能把整個產業的每個細節都搬到本土,

他們必須外包一些環節出去。

就算美國現在有晶片法案,

這法案的補助金額在這產業中也僅僅是九牛一毛,

因此其他國家將可以獲得巨大機會,

尤其對於像越南這樣同時與美國和中國友好的國家來說,

更是處於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




除了赴美設廠,台灣在美中科技戰中有沒有別的可以貢獻?(台灣記者 aka 我)

最後就是我的問題了。

先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提這個問題。

我相信台灣的大家都對台積電赴美(或日本、歐洲等地區)設廠,

感到有點擔心,

因為這看起來像是美國想辦法要削弱台積電在台灣的存在,

進而削減全世界對台灣晶片製造的依賴性。

我試著想要傳遞台灣人的這個擔憂,

但又不能太直言,顯得好像在抱怨。

所以我反向提問,

除了赴美設廠,台灣還能做些什麼,

以增加整個印太聯盟的堅韌性(resilience)。




以下是 Anja 的回答:(我會把原文放在下面)



讓我回答這一題。

現在台灣議題是美國的重中之重,

和你老實說,我們非常非常擔心你們的處境,

但有些時候,我覺得美國政策的制定者甚至比台灣人還要鷹派。

美國政府、國會和國防部通通都在討論要怎樣讓台灣更有堅韌性,

你現在看到的晶片法案,

並不是在說「欸讓我們把工廠通通移出台灣,中國要拿這塊土地就拿吧」,

晶片法案根本不是這個目的,

我想美國已經準備好和台灣人站在一起了。

問題是,台灣人自己想要什麼?

Let me take that one. Taiwan is so front and cen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our policy community. We are very worried about your position. I sometimes worry, to be frank with you, that the US is, our policy makers are more hawkish than many Taiwanese.  There are huge discussions at the State Department, at the Pentagon, in the Congress about how to make Taiwan more resilient. Part of what you’re seeing with the ChIPSAC isn’t, let’s move all of the fabs of TSMC out of Taiwan, and then mainland China can just take over. That’s not at all the purpose here. I think the US is very ready to stand with Taiwan. The question is, what do the Taiwanese people want? 



Anja 講最後兩句時,眼神是真真切切地盯著我看的。

她其實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相反地,我覺得她是利用這個機會,

透過我,向台灣人喊話:

我想美國已經準備好和台灣人站在一起了。

問題是,台灣人自己想要什麼?




Anja 很厲害,一眼看穿我這個問題背後的思維。

她知道我想幹嘛,

她知道既然我不是真的想問台灣的貢獻,

她也就開門見山,

先用「我們不是這個目的」來回答我的問題,

再反過來問,那台灣人呢?你們準備好為自己而戰了嗎?




老實說,當時我真的有點嚇到。

當她問我「台灣人要什麼」時,

我發現我不太能夠直接給出答案,

就和我去年地方大選後的心得一樣——

「台灣現在缺乏的是共識。」




我們總是在問別的國家,他們可以怎麼幫我們,

但實際上我們很少問自己,

那台灣人的共識是什麼?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回答這一題,

那又能期待在場其他國家的講者和記者們,

可以為我們帶什麼訊息回去?




台灣人要什麼?

這是個我們要好好溝通的問題。




明天我會休息一天,

讓自己好好整理思緒,

接下來,我將會把議題帶到更深一層的討論:

台海戰爭。

就算還沒有共識,

也有我們能努力的事。

Comments

  1. XXXXcat

    下面的問答呢?
    如何看待中國在非洲推動一帶一路產生的債務問題?(迦納記者)
    試求迦納記者被邊緣化/被忽略的陰影面積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