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宏都拉斯和我們的邦交出了點問題,
老實說我不太意外,
今天我們先把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的和解講完,
明天再好好帶大家看看宏都拉斯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昨天我們介紹了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的歷史宿怨,
現在就要來端詳一下,
到底這次所謂的「沙朗和好」是真的跨時代和解,
還是短暫休兵,隔日再戰?
(叫沙朗感覺好好吃。)

我們先來看看他們兩方談了什麼。
內容很簡單,
他們同意在接下來兩個月內恢復外交關係,
並且重新開放在彼此國內的大使館;
除此之外,
也會重新啟動 2001 年所簽署的安全合作協議,
至於重啟到什麼程度,
這一點倒是沒說,
現在只有會重新開放大使館這點很明確而已。
而這兩國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破冰的呢?
其實去年就有徵兆了。
去年伊朗換了一個新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
大概是新人新氣象,
萊希立刻和沙烏地展開多次高層會談,
不僅直接拜訪沙烏地阿拉伯,
甚至在去年六月就傳出雙方要重新建交。
我在 2023 國際觀察曆的西亞篇(四月六日)寫到:
「去年我們說西亞是國際局勢最複雜的區域。今年在俄烏戰爭之下,西亞反倒相對平靜,甚至有一些和平的氣味。」
正是因為不僅以色列和阿聯簽訂有史以來最大一筆以阿貿易協議,
就連沙烏地和伊朗都放軟姿態見面了,
這對局勢混亂的西亞有非常大的幫助。
但為什麼呢?
是誰比較需要誰?
有哪一方比較低聲下氣來求和嗎?
Well,其實應該是兩邊都需要彼此。
伊朗實在是被美國的制裁搞得很煩,
國內又有阿米尼的頭巾革命,
再加上先前友好的國家俄羅斯現在自顧不暇,
對伊朗來說,它必須要打開更多外交空間。
而沙烏地阿拉伯不僅佔據大部分的阿拉伯半島,
更是現在中東喊水會結凍的一方之霸,
伊朗如果可以爭取沙烏地阿拉伯一丁點的友好,
至少多了一個貿易對象,可以用經濟表現壓過國內抗議浪潮。
那沙烏地阿拉伯呢?它需要伊朗的什麼?
第一,我們都知道,
現在沙烏地阿拉伯跟美國的關係有點「怪怪的」。
先前沙烏地完全就是美國在中東的好麻吉,
但現在兩國的嫌隙越來越大,
所以對沙烏地阿拉伯來說,
是時候改變策略了,
而如果不用離美國這麼近,
意味著就可以稍稍忽略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我自己覺得,沙烏地阿拉伯應該也是用這招在測試美國的底線,
看美國是會繼續下指導棋說三道四,
還是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沙烏地阿拉伯還有另外一個需求,
就是「從代理人戰爭中喘一口氣」。
我們昨天說到,
在敘利亞和葉門都看得到沙朗兩國的身影,
尤其以沙烏地阿拉伯更為麻煩,
因為它不僅要支援金錢和武器,
有時候還要幫忙排解同一陣營的內鬨。
(還記得葉門內戰內內戰嗎?)
因此對沙烏地阿拉伯而言,
如果可以透過和伊朗的握手言和,
進而結束漫長的葉門內戰或敘利亞內戰,
那會比雙方持續大眼瞪小眼來得有意義些。
不管沙朗兩國到底有多討厭彼此,
他們都不得不承認,
阿拉伯半島的穩定,對所有人都好。
若能和緩葉門、敘利亞以及黎巴嫩的局勢,
沙朗兩國都會因此大大受惠,
不用繼續賴在這個無窮無盡的泥淖當中。
但這個願望有辦法現在就滿足嗎?
恐怕有點難。
伊朗已經明確表示,
他們同意在葉門內戰中做出一點讓步,
但不會結束對胡塞組織的支持。
這是很能夠料想到的,
伊朗對胡塞組織的支持已經成為阿拉伯半島西南邊一個重要的影響力,
伊朗不太會輕易放棄這顆棋子,
而這也顯示出這次的重啟外交並不是終點。
外交正常化並不一定意味著雙方相互信任,
有時候只是一個短暫的休兵,
後面的討論才是關係修復的重點。
其實就跟愛情一樣,
原本就已經吵得很兇的情侶,
並不會因為一次的擁抱就變得恩愛,
因為兩人之間的問題通通還沒解決;
擁抱只能和緩雙方的情緒,
讓彼此好好坐下來談,
但談的過程還是如履薄冰,
因為任何一點不信任都還是會讓情況回到原點。
最後,我們要來看看為什麼是中國。
首先我們要了解,
中國有很大的「動力」維持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
中國是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的石油買家,
而中國也是伊朗在國際舞台上少數的朋友,
所以讓阿拉伯半島進入一種穩定狀態,
會符合中國自身的利益。
其實就像緬甸政變一樣,
中國雖然和軍政府關係也不差,
但是當政變發生了,
整個緬甸陷入軍民對抗的混亂,
對中國來說肯定很糟,
等於那些投資通通丟進水裡。
因此,中國才會想辦法拉攏中東國家,
出發點不是要「主導」什麼中東權力,
單純是為了穩定能源供給(而這正是中國需要的),
如果從中還能交到一些知心好友,那就更棒了。
回頭翻翻我們這幾個月讀過的新聞:
我們讀到習近平拜訪沙烏地阿拉伯(還獲得比拜登更好的招待),
我們讀到為什麼是伊朗比較需要中國,而不是中國需要伊朗,
我們也讀到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的漸行漸遠。
這一切其實早就有跡可循,
只是因為過去這些新聞都小小的,
看起來無要無緊,
我們便覺得食之無味,懶得理。
讀國際新聞不能太挑食,
因為你不知道你今天忽略的小新聞,
會不會堆疊成日後的一則重磅頭條。
今天大概推測出沙朗和好的一些底層邏輯,
可能會有人想問,那美國呢?
美國會生氣嗎?
這個我留到 Podcast 裡再說吧!
—我是閒聊線—
今天是點點離開的第二天,
我很努力過生活,
為了不讓自己在家裡觸景傷情,
我請朋友陪我看電影、打棒球,
我也開始研究點點得的這個腫瘤(注射部位瘤,VAS)。
醫學報告說,
這種腫瘤很稀罕,
每一萬隻打過疫苗的貓貓中,只有一到三隻會得。
我想把和點點抗癌的過程好好記錄下來,
用文字抒發自己的心情,
把悲傷轉為力量,
希望可以幫助到未來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貓貓(和主人)。
大哭還是必要的吧,
但大哭之後還是要繼續過生活。
謝謝大家在網頁留言鼓勵我,
我都有看,很暖心,謝謝你們。
加油,小動物只是換個方式陪伴你,只要你記著他,他一直都會在。
我的寶貝狗狗因為腫瘤離開我,但我想他現在不痛了,去更好的地方。
我是第一次留言,我也有養一隻可愛的貓咪,我也非常非常害怕他離開我,但是他終究會離開我…但至少他離開前,他過的開心,所以也可能幸好是你的點點先離開你,你不用怕他會遇到壞主人…這樣想或許好些,加油,說的容易,調適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