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

5/22 以色列總理和哈瑪斯領袖一起被國際刑事法庭通緝,這會影響局勢嗎?

5/22 以色列總理和哈瑪斯領袖一起被國際刑事法庭通緝,這會影響局勢嗎?

今天新聞開始前先預告,

沒意外的話,今晚我會上架一集特殊 Podcast,

是關於這次的國會衝突爭議。

如果你對於這幾天的事件感到困惑,

或許這集可以幫到你。




昨天國際刑事法院( ICC )以戰爭罪申請對兩個人發出逮捕令,

一是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 Benjamin Netanyahu )

二是哈瑪斯領導人葉海亞( Yahya Sinwar )

以下是 ICC 首席檢察官克里姆汗 ( Karim Khan )的聲明:



先講葉海亞的部分:



「據我的辦公室收集和審查的證據,我有合理的理由相信葉海亞領導的哈瑪斯和其他武裝團體在以色列發動的襲擊中殺害數百名以色列平民負有刑事責任。(指控太多項,就略過不一一詳述)」

另外這是納坦雅胡的部分:



「我的辦公室指出,我們收集的證據,包括對倖存者和目擊者的採訪、經過驗證的視頻、照片和音頻材料、衛星圖像以及被指控的肇事者團體的聲明,表明以色列故意和系統地剝奪了各地平民的權利。

「以色列計劃利用飢餓作為戰爭手段,並針對加薩平民採取其他暴力行為,作為以下手段:(i) 消滅哈馬斯;( ii) 確保巴勒斯坦人返回。

「使用飢餓作為戰爭方法以及其他針對加薩平民的襲擊和集體懲罰的影響是嚴重、明顯和眾所周知的,我的辦公室採訪的多名證人也證實了這一點,其中包括當地和這些問題包括巴勒斯坦人民(包括嬰兒、其他兒童和婦女)營養不良、脫水、深重痛苦和死亡人數不斷增加。」



簡單來說就是對哈瑪斯和以色列各打五十大板

對 ICC 而言,

哈瑪斯在 10 月 7 號的突襲和綁架該抓,

以色列在之後的進攻和圍困加薩也該關,

只是剛好選在同一天公布消息。



克里姆汗還說,

現在他的團隊還在針對以色列國防部部長葛蘭特的罪刑進行蒐證,

以及兩位哈瑪斯高階領導人也在調查名單內,

顯然就是還會再有第二波通緝。



以色列:這是虛偽的道德平等

任何人被通緝當然都不爽,

以色列和哈瑪斯兩邊都嚴正抗議。

哈瑪斯說「 ICC 試圖將受害者等同於侵略者」。

納坦雅胡則說「歷史性的道德公憤」( a moral outrage of historic proportions )。

他強調以色列現在是對哈瑪斯發動戰爭,

並回頭指責檢察官克里姆汗是「大反猶主義者」、「如同德國的納粹法官」。



美國總統拜登也出來為納坦雅胡發聲。

美國認為這個指控是「令人憤慨的」,

並強調「 ICC 在以色列和哈瑪斯之間建立了虛構的道德對等關係」、

「我們(美國)將始終與以色列站在一起。正在加薩走廊發生的事不是種族滅絕。」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也說,

同時對兩邊發出逮捕令,給人一種「同等」的錯誤印象。



一直以來都很挺巴勒斯坦的南非則表示歡迎

認為法律本來就要平等地適用於所有人。



《經濟學人》這句話描述地非常寫實:

「對以色列人來說,他們的領導人與屠殺他們的肇事者一起出現在被告席上的前景是不可想像的。」



ICC 接下來會怎麼做?

在克里姆汗申請逮捕令後,

下一步就是進入到國際刑事法庭審理

法庭會由三名法官組成,分別是

羅馬尼亞主審法官 Iulia Motoc、

墨西哥法官 Maria del Socorro Flores Liera、

貝南法官 Reine Alapini-Gansou。

(這三人名字都太長我放原文就好)



法官通常會在一個月到數個月之間決定到底要不要發出逮捕令

如果法官同意有「合理的理由」相信犯有戰爭罪或反人類罪,

那這個逮捕令就會被正式發出。



發出之後呢?

在國際刑事法庭正式發出逮捕令後,

所有 124 個有簽署國際刑事法庭的國家,

都有責任逮捕並移交當事人



然而,法院沒有能力執行逮捕。

所以逮不逮捕還是各個國家決定,

萬一有國家不願意配合,

那又要上呈國際刑事法庭的成員國大會

說某某國家不配合,所以要對其進行制裁。

阿然後這個審判又要再進入到聯合國安理會進行裁決( ICC 是聯合國轄下組織)。

過去的案例中,

如果一個國家無視逮捕義務,

頂多只會受到程序上的懲罰。



被 ICC 通緝的人可以跨國旅行嗎

所以最大的問題是:納坦雅胡和葉海亞還可以跨國移動嗎



答案是他們可以

看看 2023 年被通緝的普丁,現在還不是全球趴趴走。



被 ICC 通緝的人還是可以自由移動,

只是得冒著「抵達的國家有可能會逮捕他們」的風險。

這就是為什麼普丁早就被 ICC 通緝,

結果還可以老神在在飛到中國和習近平見面,

因為普丁認定習近平根本不會配合 ICC。

再加上以色列和美國都沒有簽訂《羅馬公約》,

他們更沒有移交自己人的義務。



所以對納坦雅胡來說,

逮捕令的申請實際上影響不大,

比較糟糕的是政治風向,

因為這等於是把他和哈瑪斯放在一起,

他肯定嚥不下這口氣。

所以近期應該還會看到以色列在國際舞台上的唇槍舌戰。



參考資料

ICC prosecutor seeks arrest warrants in Israel-Gaza war: Next steps | Reuters

The ICC has requested arrest warrants for Israeli and Hamas leaders. Expert in international law outlines possible next steps

What ICC arrest warrants mean for Israel and Hamas

ICC statement on arrest warrants of Israeli and Hamas leaders

Statement of ICC Prosecutor Karim A.A. Khan KC: Applications for arrest warrants in the situation in the State of Palestine |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Biden attacks request by ICC prosecutor for Netanyahu arrest warrant

The ICC’s threat to arrest Binyamin Netanyahu has shocked Israel

普丁逮捕令:ICC國際刑事法院的戰爭罪通緝,要怎麼抓普丁? | 政經角力| 轉角國際udn Global






建議下載敏迪選讀專屬App,每天收到第一手新聞

iOS:https://apple.co/2tgFKCu

Android:


這裡可以找到敏迪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diworldnews/

Telegram:https://t.me/mindiworldnews


Podcast頻道

iTunes https://apple.co/2OIvZYb Spotify https://spoti.fi/2yGqTRa

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歡迎用每個月 59 元支持我

敏迪選讀訂閱(嘖嘖)

Comments

  1. 敢心川

    我對現在立法院的衝突有點看不太懂,可以請敏迪大大出個懶人包嗎,順便藉他山之石(他國情況)給台灣讀者參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