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安全

3/28 東亞危機(一):當進入「挑戰共享時代」,美日韓三國如何合作,南韓又如何看待「台灣有事」

3/28 東亞危機(一):當進入「挑戰共享時代」,美日韓三國如何合作,南韓又如何看待「台灣有事」

今天的文章改成中午發,

主要是因為今天文章複雜很多。

朝鮮半島台灣海峽

是兩個全球最擔憂的戰爭熱點。

然而當我們把這兩個題目攤開來看時,

會發現它們不是獨立的兩個事件,

而是彼此盤根錯節、決策交織的亞洲命運共同體。

為了讓文章架構更完整、仔細,

我多花了一些時間重新規劃和修改,

盼能用兩到三天的篇幅,

帶著大家一同從現況出發,

抽絲剝繭,一路分析到不遠的未來。

最後試著解答我們都想問的問題:

哪個衝突會先爆發台灣又該怎麼辦




現況:東亞的兩大危機

朝鮮半島台灣海峽

亞洲兩個最受矚目的地區。

我們各自面對的安全威脅顯而易見。




在朝鮮半島

金正恩經歷 2021 年的 Covid-19 神隱和沉寂,

在 2022 和 2023 年像個個性大變的前任,

兩年內朝南韓日本發射破紀錄數量的導彈,

還成功發射北韓第一顆間諜衛星

並預計要發射更多顆。

武力上叫囂,外交上的言詞更犀利。

今年剛開局,金正恩立刻宣布不再追求兩國統一,

並將南韓稱之為敵人。



種種跡象來看,朝鮮半島局勢明顯升溫

我們等等也會看到美日韓三國應對的動作



在台灣海峽,

我們遭遇的威脅應該就不用我多說明了。

我們都看到共機擾台頻率越來越高,

經濟脅迫、外交搶奪、海空侵擾,

中共祭出各種手段,就是要完成統一台灣的祖國大業。



不需要多做解釋,

全世界都認知到台海衝突機率大幅上升。



基於上述現況,

朝鮮半島和台灣海峽都具有一定危險。

那美、日、韓三國現在的做法是什麼呢?

我們逐一探討。



南韓

先從主角之一的南韓開始講起。

現在的南韓政府是尹錫悅領導,他的任期會一路到 2027 年。

尹錫悅在朝鮮半島的立場是「尊嚴外交」,

意味著不可以對北韓過於低頭,

必須要增加韓美聯盟的強度

用美國的軍事存在來威懾北韓



所以我們得出南韓對北韓的策略:

態度堅定強化韓美同盟



而這個強化韓美同盟,

就延伸出韓日韓台兩條外交決策。

為什麼會有破天荒的美日韓大衛營會議

為什麼南韓會願意和日本握手言和?

答案其實很單純,

不是因為韓日之間的問題都解決了,

而是尹錫悅為了拉攏美國所做出的外交取捨

而這個策略其實從文在寅時期就大概有點跡象,

自從金正恩和川普在河內談判破局後,

文在寅大概接受了「大勢已去」的結局,

進而轉向和美國強勢結盟。



這一點從哪裡看出來呢?

2021 年韓美峰會上,

文在寅同意將「南韓關心台海安全穩定」放進聯合聲明

這是南韓願意做的第一步,

這也是韓台關係開展的起點。

但我們還不能判斷南韓會如同日本那樣堅定挺台,

我們只能先將「韓台關係」視為是「韓美關係的副產品」

這一點從裴洛西抵台後前往南韓,尹錫悅避開會面看得出來。



南韓國防部副部長就說過,

目前南韓還沒和美軍就台海衝突爆發進行任何對話。

所以從外部猜測,

南韓只是先在態度上配合美國

最多就是由尹錫悅提出「台灣問題是國際問題」這樣的話,

但南韓願意為台灣做到多大程度的保護,

這一點目前還是滿不明朗的。

(賴清德當選後只有美日恭賀,南韓並未有相關動作,這也是一個線索)



日本

接著我們來看日本

日本的地理位置相當辛苦,

它西北邊有朝鮮半島,南邊有台灣海峽

北邊還有跟它吵架的俄羅斯

所以即便日本並不是這兩個潛在衝突地區的主角,

但他們感受到的安全威脅不亞於南韓和台灣。

而日本政府在這方面的決策相當固定:美日民主同盟



不管是已故的安倍路線,還是現在的岸田政府,

日本和美國的互動只有越來越緊密,

完全沒有出現南韓那樣搖擺的狀態。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曾經是一個軍事大國,

抑或是美國這三年來的溝通遊說,

日本有種「我得靠自己扛起東亞安全」的心思。

所以我們看到東京計畫成立「北約辦公室」,

也看到日本在四方安全對話( QUAD )的積極度,

日本也主動和越南談外交升級和菲律賓簽軍事准入

回想過去這三年,

岸田政府在整個印太地區其實做了非常多事,

每件事都指向「為美國分擔東亞挑戰」的方向。

這跟南韓就有相當大的差別。



美國

美日韓三國聯盟,

我們講了日本,講了南韓

最後要看回美國



為什麼把美國放最後?

因為你看到我們剛剛的描述,

大概可以感受到日本和南韓的策略都是因應美國而生。

這跟拜登政府的決定有關。

拜登政府上任後,

它有個很明確的主軸,

就是「老子不想當世界警察了」。

從 2020 的阿富汗撤軍,

到 2022 的讓權給沙烏地阿拉伯(碰拳事件),

到不直接參與烏克蘭戰爭,

每一件事都可以感受出美國不想再獨自面對所有挑戰



我們正在進入所謂的「挑戰共享時代」

挑戰共享指的是盟友分擔面對挑戰的責任,

不再由美國獨自承攬。

這件事由美國起頭,

俄烏戰爭爆發後,北約剛好跟上,

才有了「從負擔共享到責任共享」的口號。

( From Burden Sharing to Responsibility Sharing )。



希望共享挑戰

就得共享權力

然而,有件事必須要隨著改變。

當美國不想當那個動手的角色時,

它對別的國家的指揮權便削弱了,

那就會導致另一個結果:「制裁無用」。



制裁制度存在太久了,

而且在權力四散的現在

效果也越來越差。

所以我們看到美國完全無法對印度買俄石油表示什麼

我們也看到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握手

當越來越少國家願意配合制裁規則,

這個懲罰機制就會變得無效,也無須再合作。



所以因應美國的「挑戰共享」路線,

現在必須轉向「獎勵制度」,而非消極的懲罰。

換言之,

美國得把棍子換成胡蘿蔔了



而今天最一開始談到的韓美聯盟美日安全合作

就是美國給南韓和日本的胡蘿蔔。



一切都兜起來了。



南韓跟美國要安全保護傘,

美國說,那你拿對台海的關心來換。

日本跟美國要東亞的穩定保證,

美國說,那你承擔東南亞的外交責任



美國不再叫日本或南韓拒絕跟中國交易,

相反的,美國放手讓中日韓三國峰會發生。

因為美國知道「棒子」是行不通的,

唯有讓日韓兩國先得到他們想要的,

後續的三國同盟才有可能成真。



今天我們只先看美日韓三國同盟的底層邏輯。

搞懂底層邏輯,你才知道他們在尋求什麼。

而了解這三國的基本需求,

我們也才會知道,當朝鮮半島或台灣海峽出事,

他們各自願意付出的最高代價是什麼。



明天,我們將會提出另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朝鮮半島和台灣海峽,誰會先出事?

這個雙重危機會如何影響彼此

如果台灣海峽先出事,北韓會怎麼做;

如果朝鮮半島先出事,中國又會怎麼做?



再往下問,

美、日、韓三國必須還得做什麼努力,

避免這兩場重大危機爆發?

而衝突之外的隱憂,又是什麼?



我們明天繼續探討。



參考資料

PacNet #17 – How the next Taiwan Crisis connects to Korea

Series: The Fourth Taiwan Strait Crisis | ChinaPower Project

Strengthening U.S.-ROK-Japan Trilateral Cooperation | CSIS Events

Comments

  1. IPPO

    是不是應該也要想想,台灣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