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安!
我的美國參訪團行程已經在上週六正式結束了。
我已經和所有的記者朋友們一一擁抱道別過,
他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國家,
而我會繼續待在夏威夷一段時間,
多曬一點太陽再回家。
我知道很多人期待我分享這趟美國行的內容,
這週開始,我會陸陸續續整理文章與大家分享;
其中包含和參訪有關的內容,
也包含我在參訪之外,額外觀察到的現象。
今天是第一篇,先來點輕鬆的,
我想跟你們聊聊「如何和外國人討論台灣的國名」。
大家都知道,這次我參加的是媒體團,全團都是記者,
所以我完全不用解釋「台灣不屬於中國」這種初階的題目,
他們都了解台海現況,也知道中國想吞掉台灣,
但他們對台灣還是有很多好奇,
例如,我的護照。
我上週五發的新聞配圖,
是很多國家的護照大合照對吧?
為什麼會有那張照片呢?
起因是澳洲記者很好奇我的護照長什麼樣。
他問我:「敏迪,我可以看一下你的護照嗎?」
我一拿出我的護照,所有記者就都圍過來看,
這時我就開始發表我的演說。(並不是)
我跟他們說,你們看上面這個 Republic of China,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這麼討厭我們。」
語畢,他們大笑。
「但我這個是舊版,給你們看新版長什麼樣。」
我立刻上網搜尋新版護照的圖片,
然後跟他們說:
「你們看喔,這裡面還是有 Republic of China,但是小到看不見唷!^.<」
其中一個記者眼尖大叫:「哇, TAIWAN 變得好大!」
我說對,這樣以後我們入境其他國家,
才不會被海關說:「阿你這本就中國護照啊。」
他們恍然大悟,也覺得新版護照是個折衷的好辦法。
什麼叫做折衷?
就是在不過度刺激中國的情況下,
慢慢調整我們對外展現的主權意識,包含護照。
關於「過度刺激中國」這個部分,
我們等等再深入聊,
先來聊第二個例子:邦交國。
印度記者問過我,現在有多少國家承認台灣?
我說目前 13 個。
他接著驚呼,哇,這豈不是比科索沃還少?
(你看這一團水準多高,立刻知道拿科索沃比較。)
我苦笑說對呀,科索沃還可以用本名參加奧運和世足呢,
我們都還是 Chinese Taipei 唷。
這時候他們會用一種真是抱歉的眼神看著我,
我立刻和他們說:
「沒事啦,我們就在等哪一天跟 ROC 建交的國家數量變成零時,我們就可以安心得換名字囉!^.<」
我說這句話時的態度是半玩笑半認真,
但聆聽的記者們卻也是同樣態度,
他們先是大笑,然後也認真思考這句話背後的意義。
.
我跟他們說,某種程度上我們也同意一中政策,
因為我們就不是「中國」,我們也不想當「中國」,
一個中國就給他們當就好,
我們只想當台灣。
但現況就是不允許。
我們這趟參訪去了胡佛研究院,
它就是收藏「兩蔣日記」那個厲害的智庫。
(雖然前幾天好像判還給台灣了。)
胡佛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戴雅門,同時也是台灣項目的負責人,
他非常支持台灣,還在參訪團講座裡花了半小時描述中國有多可怕。
我問他:
「之前你認為台灣應該要盡力保持現況,不能有任何挑釁的行為,但我們都看見了,現在挑釁的是中國。那這樣台灣還要站著不動嗎?這樣會不會反而讓中國誤以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你怎麼定義『挑釁』?」
他這樣回答我:
「蔡英文是過去七年半裡,世界上真正傑出的民主領導人之一。
(原文是:One of the truly remarkable democratic leaders of the world.)
她在堅持現狀方面,取得了非凡的平衡,
蔡英文堅定維護台灣的民主自決和自治,
並以不刺激北京的方式改變台灣的象徵或言論。
如果台灣單方面尋求改變,
將會大大削弱美國對台灣的支持,
因為美國不會加入一場不必要的戰爭。」
.
言下之意,現在台美關係之所以好得嚇嚇叫,
就是因為蔡英文不擅自改變國號,
並以不躁進的方式,讓美國知道我們堅定捍衛主權。
.
扯遠了,拉回來輕鬆的部分。
以我這趟美國參訪的心得來看,
和外國人介紹台灣現在的困境,
不適合用很激動、非怎樣不可的方式詮釋;
相反地,對話必須要是簡單易懂,
甚至帶點黑色幽默的,
因為外國人很難理解我們對國名的堅持,
他們光是記得誰是 ROC、誰是 PRC 就崩潰了。
如果我們正義凜然地和別人說我們是台灣,不是 ROC,
他們反而會一頭霧水,甚至直接放空。(巴林記者還真的給我睡著)
我們拜訪夏威夷參議員時,
我和參議員介紹自己從台灣來,
參議員就說他最近才終於搞懂,
China Airline 是台灣的航空公司,
Air China 才是中國的航空公司。
這時候其他記者一臉震驚,問我那是真的嗎,
我說對呀是真的,然後補上一句:
「China Airline is a good airline, with a terrible name.」
講完,他們又大笑。
外國人真的好好逗。(欸不是)
.
實際上,到了國外,
你只能用最快時間盡可能達到你的目的,
甚至用一點自嘲的方式也會有助於外人理解我們的困境。
我剛剛一個人去參加獨木舟體驗行程,
同團的美國人問我來自哪裡,
我說:「Taiwan, the one close to China.」
他們聽懂我的自嘲,大家都笑了,
其中一個美國人立刻補上一句:
「But not belong to.」
我立刻驚訝地說 Thank you,
他又再說:「Don’t worry. We are on your side.」
你想好如何跟外國人介紹台灣了嗎?
最後送上一些旅遊照片讓你們生氣。(欸)




敏迪,以你為榮!
好感動!謝謝敏迪為我們的國家發聲!
真的很感動!謝謝敏迪!你超棒的!
聽到對方說”thank you” 瞬間感動到(不論是不是場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