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文章快寫完時收到消息,
尼加拉瓜宣布與我們斷交,並與中國建交。
這消息有點突然,我還在消化。
原本上周還在講宏都拉斯新總統可能會和我們斷交,
結果卻是尼加拉瓜先有動作。
因為是早上7點的消息,現在還沒有太多資訊可供參考,
我猜接下來美國會有所動作,而我們也要留意宏都拉斯會不會有骨牌效應。
就讓子彈飛個幾天,下周我們再看看到底發生什麼事。
昨天我們介紹完蕭茲,
今天就要來看看這個史無前例的紅綠燈聯合政府,
打算如何治理後梅克爾時代的德國。
更重要的是他們將如何看待台海局勢,會不會延續梅克爾的親中政策呢?
內政重點
減碳綠能、居住正義、降低投票年齡
昨天有說到,紅綠燈政府是由三個黨結合而成,
分別為社會民主黨(SPD)、綠黨(Greens)及自由民主黨(FDP)。
你知道,兩個黨都嫌吵了,三個還得了。
所以他們在組成聯合政府後,洋洋灑灑寫出一份177頁的聯合施政綱領,
白紙黑字,寫下三個黨分別就哪些政策同意了什麼。
我們先看看內政部分(以下內容取自BBC和中央社)
- 德國「棄煤」時間表大幅提前,從以前計劃的2038年提前至2030年;
- 到2030年,德國全國電力的八成將來自可再生能源;
- 2030年,德國保有的電動汽車將增加至1500萬輛;
- 為解決住房危機,德國每年將建造40萬套新公寓,其中四分之一將會用於社會福利;
- 投票年齡將從18歲降至16歲,並計劃改革選舉法,以結束議員人數不斷增加的局面;
- 將取消對醫生墮胎宣傳的禁令,以便從法律層面消除醫生的後顧之憂,提供有關墮胎的公共訊息。
- 提出社會改革方案,將最低時薪從每小時9.6歐元增加至每小時12歐元。
- 三黨任期內不加稅
- 移民將可以取得居留許可,同時擴大雙重國籍者或外籍人士取得公民身分。
有沒有很訝異,棄煤和再生能源竟然放最前面?
梅克爾要退休前,媒體就去問德國年輕人你現在最在意什麼。
結果大家竟然最在意氣候變遷!
我在想是不是梅克爾真的把德國治理得很好,
大家平常不用太擔心柴米油鹽,所以就會關心環境議題。
另外你也可以看出,這個紅綠燈政府比梅克爾的基民盟再左派一點點。
包含提高最低薪資、蓋新公寓給沒房子的人住、開放墮胎宣傳等等。
雖然他們同一時間也簡化了社會福利,
但整體而言還是維持著我們熟悉的德國,沒有朝更右派走去。
關於中國:
關心人權問題,但也會尋求合作
我們昨天說到,蕭茲最大賣點就是「延續梅克爾路線」。
所以紅綠燈政府的對中政策我們也不用太期待啦,
他們短時間內不會突然大喊我愛台灣,
也不會像立陶宛那樣猛戳中國底線。
但是,現在全球都在關注中國人權問題,
德國不可能置身事外,不可能裝沒看見。
就兜出文件中以下段落:
「我們希望、也必須在夥伴、競爭及系統性對手的層面下,塑造跟中國的關係。在人權及有效國際法的基礎下,我們會在可能的情況下尋求跟中國合作。」
你看,是不是看得出他們字裡行間的煎熬?
有一種想合作不能合作的傷痛,
有一種人權還埋藏在我心中。
接下來的德國就會這樣,時時刻刻矛盾。
例如最近已經有許多國家都在外交抵制2022北京冬奧(我們之後會再整理)。
德國新任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卻說,
關於要不要進行外交抵制,我們會和其他歐洲國家共同商定對策。
有沒有,是不是看得出來很兩難?
你看人家英國在退出歐盟之後多自由自在,
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立刻尬廣跟上,也宣布外交抵制冬奧。
但德國仍不敢輕舉妄動,把球丟回給其他歐洲國家。
接著我們看看施政綱領第七章裡的細節,因為有提到台灣。
(以下內容取自BBC和歐洲動態)
- 台灣:台灣海峽現狀只有通過和平方式及在兩岸均表示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得以改變。在歐盟一中政策框架下,支持民主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 新疆:將中國尤其在新疆地區的侵犯人權行為納入討論話題;
- 香港:一國兩制原則必須再次得到實施;
- 南海/東海領土爭端:在國際海洋法的基礎上得到解決;
- 美國:跟美國緊密協調中國政策
- 希望在與中國日益增加的競爭中擁有公平的遊戲規則;
- 在一致的歐盟對華政策框架下,建立內容廣泛的中國戰略;
還好還好,看到細節就稍微安心一點點了。
我們看到最近很常見的說法出現了,
就是「在一中政策框架下,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這段話我們在美國那邊聽過,在法國那邊聽過,現在來到德國了。
基本上我們可以認定,這就是國際一致的聲音,
台灣接下來將會在國際組織上更加活躍,我大膽預測。
新外長是對中強硬派
但在三黨稀釋後,強硬成分還剩多少呢
雖然我們剛剛說,這位新外交部長貝爾伯克扭扭捏捏,不敢直接抵制冬奧。
但其實她一直以來都是個對中強硬派唷。

她在梅克爾時期就一直批評梅克爾太軟弱,
還說歐洲和中國就是「自由和獨裁之間的競爭」。
她在上一周更主張,歐盟應該要和台灣討論雙邊投資協定,
基本上她對台灣的態度是相當友善的。
但是一樣回到我們一開始講的,
這是一個三黨聯合政府,
凡事都要尋求三黨的共識,不能專斷獨行。
所以就算德國新外交部長本身是對中強硬派,
未來我們看到的德國外交策略,
恐怕也是一種揉合後的混成物,不會有太多驚奇之舉。
關於德國的新政府就先講到這邊。
我現在都還在尼加拉瓜斷交的錯愕當中。
想起我上上周訪問蔡總統,
我裡頭就有問她,萬一在她任內看到又有國家離我們遠去,我們該怎麼看待。
我完全沒想到這麼快就一語成讖。
就讓我們好好過個周末冷靜一下,
下周一,我來講講我的看法。
敏迪選讀三週年問卷
很簡單,問題很少,歡迎舊朋友新朋友填寫
https://www.surveycake.com/s/YDX4b
參考資料
德媒:蕭茲曾向習近平傳話將延續梅克爾路線| 國際| 重點新聞
蕭茲接棒梅克爾任總理形象不討喜靠實幹打動選民| 國際| 重點新聞
梅克爾卸任後德國怎麼走新總理蕭茲估將施壓中俄| 國際| 重點新聞
德國準外長貝爾伯克重人權價值可望對北京更強硬| 國際| 重點新聞
後梅克爾時代往哪走?德國關鍵選戰QA一次看| 國際| 重點新聞
德國大選蕭茲民調領先木訥「機器人」營造接班梅克爾態勢| 國際| 重點新聞
德國3黨聯合執政推氣候保護、外交和大麻政策| 國際| 重點新聞
建議下載敏迪選讀專屬App,每天收到第一手新聞
Android:http://bit.ly/2RXh6RS
這裡可以找到敏迪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diworldnews/
Telegram:https://t.me/mindiworldnews
Podcast頻道
iTunes https://apple.co/2OIvZYb Spotify https://spoti.fi/2yGqTRa
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歡迎用每個月 59 元支持我
敏迪選讀訂閱(嘖嘖):http://bit.ly/2Ic2t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