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觀察曆裡有一個國家要消失了。
就是夾在亞塞拜然裡頭的──阿爾察赫共和國。
我們大概 2020 年開始就介紹這個地區的衝突。
這個地方叫納哥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
簡稱「納卡」,
而納卡裡頭的自治國政權,就是阿爾察赫共和國。
納卡在哪呢?
在亞塞拜然國內。
納卡名義上是國際公認的亞塞拜然自治區,
但裡頭實際上由亞美尼亞人掌控。
一直以來,
納卡裡的亞美尼亞人很想要脫離亞塞拜然的統治,
於是就在 2020 年爆發納卡戰爭(不是第一次了)。
結果 2020 年,亞塞拜然打贏了,
亞美尼亞的總理帕希米揚簽訂了幾乎是喪權辱國的割地條款,
讓納卡地區名義上由俄羅斯和土耳其的聯軍暫時管理,
實則落入亞塞拜然手裡。
從那時候開始,
亞美尼亞幾乎不再掌握納卡,
也很難對裡頭的亞美尼亞人提出幫助。
但這些人也不願意給亞塞拜然統治,
所以時常爆發反政府衝突,
由阿爾察赫共和國對上亞塞拜然,
常常打起來就是上百名士兵傷亡,衝突頻傳。
為什麼亞塞拜然這麼強?
這裡我們就要講土耳其和俄羅斯的角色。
陣營是這樣的:
亞美尼亞 + 俄羅斯。
亞塞拜然 + 土耳其。
如果你覺得不好記,
你就記得亞美尼亞曾經被顎圖曼土耳其大屠殺,
就會記得亞美尼亞和土耳其有不共戴天之仇,
這樣就很明確分出陣營了。
2020 年亞塞拜然會打贏,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俄羅斯不想打。
但當時土耳其卻說拼命打,猛地打,
而且我還要派我們 1000 個在敘利亞的雇傭軍團過去幫忙打。
在這樣的情況下,
俄羅斯就勸亞美尼亞,欸,
打來打去沒完沒了,你就低頭認輸吧。
但當時俄羅斯承諾,會由俄土聯軍共同託管納卡地區,
叫亞美尼亞不用擔心裡頭的同胞。
殊不知,上週,
亞賽拜然熊熊來個突襲。
亞塞拜然軍隊對納卡地區發起了一系列軍事行動,
包括空襲、砲轟和地面攻擊。
這些行動不僅導致了大量平民的傷亡,也造成了嚴重的財產損失。
更糟糕的是,
這些攻擊幾乎是無差別的,
他們不僅瞄準軍事設施,
還無差別攻擊平民住宅和基礎設施。
納卡人民的生活一日之內風雲變色。
上一秒還在家裡唱著歌,
下一秒突然就發生爆炸,
人們趕緊包袱款款,逃離這塊他們出生長大的地方。
這群流亡的亞美尼亞人非常生氣。
他們氣亞塞拜然的心狠手辣,
也氣不斷供應無人機給亞塞拜然的土耳其。
但奇特的是,他們似乎不氣俄羅斯,
甚至有許多納卡難民打算逃往俄羅斯。
他們更氣的,
是棄他們於不顧的宗主國亞美尼亞。
更具體來說,
他們氣的是那一位簽喪權辱國條約,
且在最後一刻背叛納卡居民的總理─帕希米揚。
亞美尼亞人認為,
不管是 3 年前的納卡戰爭,
還是幾天前亞塞拜然的突襲,
帕希米揚都沒有做好一個總理該盡的本份,
保護亞美尼亞的利益。
帕希米揚一直在親俄和親美之間游移不定。
亞美尼亞和俄羅斯的關係從幾世紀前就一直很好,
雙方是長期的盟友,
這也是為什麼早期納卡衝突俄羅斯會願意幫亞美尼亞。
但是俄烏戰爭爆發後,
帕希米揚似乎改變策略,開始遠離普丁。
他拒絕舉辦由俄羅斯主導的集安組織軍事演習,
他還派自己的太太去了一趟烏克蘭,
象徵性支持烏克蘭。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帕希米揚這是在打什麼算盤。
普丁當然也把帕希米揚的態度看在眼裡,
你這樣背叛我,
我又何必繼續幫你保護納卡。
最後就造成我們眼前所見的混亂。
普丁的決策也不是單純意氣用事。
這時候伊朗的角色也進來了。
亞塞拜然也有一塊飛地在亞美尼亞的身體裡,
這塊土地叫納希契凡。
亞塞拜然一直很想蓋一條公路走廊,
一路從亞塞拜然本土連到納希契凡。
在亞塞拜然的計畫中,
這條公路將會緊貼著南邊邊界。
而邊界的一端是哪個國家呢?
答案是伊朗。
這條走廊如果蓋起來,
伊朗將面臨更多來自亞塞拜然和土耳其的經濟和政治壓力。
(這條走廊是土耳其和亞塞拜然一起計畫的)
此外,這也可能影響伊朗與亞美尼亞的關係,
因為亞美尼亞可能會感到被孤立。
所以普丁的如意算盤是,
主動幫助伊朗,換得伊朗的忠誠度,
同時也可以透過外交手段來降低亞塞拜然和土耳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不管是哪一方面,
亞美尼亞都已不再重要,
普丁自己就可以成為伊朗的掮客,
根本沒有亞美尼亞說話的餘地。
最後歐盟的角色也很微妙。
亞美尼亞現在在帕希米揚的操作下,
感覺會越來越往歐盟和北約靠攏,
那歐盟要不要迎接這位新盟友?
可是這位盟友先前跟俄羅斯很好耶,這樣好嗎?
歐盟還有另外一個卡關的點,
那就是亞塞拜然有天然氣。
嘿對,就這麼尷尬。
歐盟需要亞塞拜然的天然氣,
而且亞塞拜然是歐中貿易走廊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不管是自然資源還是地理位置,
歐盟都得避免和亞塞拜然打壞關係。
只能說,
高加索地區的恩怨情仇比八點檔還八點檔。
每個角色都有盤算,
利益和衝突交織,愛與恨都混在一起了(欸)。
現在只求亞塞拜然善待留下來的納卡居民,
剩下的政治戲碼只能等各國談判了。
參考資料
In Azerbaijan-Armenia Conflict, a Bloody End in Nagorno-Karabakh – The New York Times
Azerbaijan arrests former top Karabakh minister as exodus tops 50,000 | Reuters
Nagorno-Karabakh: More than 40,000 refugees flee to Armenia – BBC News
Nagorno-Karabakh: Conflict between Azerbaijan and Armenians explained – BBC News
Nagorno-Karabakh: Azerbaijan arrests former Karabakh leader – BBC News
Azerbaijan says it has no intention of invading Armenia
Nearly half of Nagorno-Karabakh’s population has fled. What happens next?
Nagorno-Karabakh: Erdoğan praises Azerbaijan as thousands flee to Armenia
Nagorno-Karabakh: ceasefire agreed after dozens killed in military offensive
‘We were betrayed’: Armenians on the run after Azerbaijan’s blitz attack | Financial Times
‘People feel let down by Russia’: disputed Caucasus enclave choked by blockade | Financial Times
How should the EU respond to Azerbaijan’s assault on Nagorno-Karabakh? | Financial Times
Armenian forces in Nagorno-Karabakh agree to disband in Russia-brokered ceasefire | Financial Times
‘People feel let down by Russia’: disputed Caucasus enclave choked by blockade | Financial Times
‘People feel let down by Russia’: disputed Caucasus enclave choked by blockade | Financial Times
Nagorno-Karabakh: crisis in the Caucasus could destabilise the whole of Eurasia
建議下載敏迪選讀專屬App,每天收到第一手新聞
Android:
這裡可以找到敏迪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diworldnews/
Telegram:https://t.me/mindiworldnews
Podcast頻道
iTunes https://apple.co/2OIvZYb Spotify https://spoti.fi/2yGqTRa
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歡迎用每個月 59 元支持我
敏迪選讀訂閱(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