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肯定要講一下美國期中選舉吧!
我之前一直想寫,但都覺得時間未到,
想再等一等,再等一等,
結果一不小心,就等到投票日結束了哈哈哈。
是的,你現在看到這篇文的時間點,
美國各時區應該是都投完票了,
不過呢,我現在恐怕還無法跟你說誰勝利,
畢竟,別忘了 2020 歹戲拖棚的美國大選啊⋯⋯
當時都拖到 1 月多了也還沒辦法說誰「肯定」當選,
最後還鬧出 1 月 6 日「川粉勇闖國會大冒險」的風波。
所以說,今天我們沒辦法有結論,
但我可以提早幫你預測,
這場選舉結果會為美國和全球帶來什麼影響。
而且我跟你說,
剛剛提到的 1 月 6 日闖國會風波,
也會跟這次選舉結果有關噢!
什麼是期中大選
首先要先好好介紹這個名詞。
這次大家都稱它為「2022 Midterm Elections」,
顧名思義,就是在中段期間的選舉。
這是在選什麼呢?
選美國眾議員和參議員。
美國每兩年選一次國會議員:
眾議院是每兩年就全部重選一遍( 435 名),任期兩年;
參議院是每兩年改選約三分之一的席位( 35 名),任期六年。
每到 4 的倍數年( 2020 、 2016 ⋯⋯)就要選總統,
所以在兩次總統大選之間的國會大選,就稱為期中選舉,
另外還會選一些州的州長。
其實我覺得就像我們現在啦,
有選地方首長也有選議員這樣。
期中大選的重要性
美國非常看重期中選舉,
因為那是當屆總統的滿意度投票。
以過去經驗來看,
現任總統的政黨通常在他上任兩年後就會於期中選舉中失利,
原因可能是大家原本期望太高,失望了,
也有可能真的就是他這兩年真的做不好,
或是反對黨抓到小辮子猛攻;
所以我們第一個可以觀察的,
就是拜登所在的民主黨,丟失多少個席次。
(反正鐵定會丟,丟多丟少而已。)
這裡又分為眾議院和參議院。
兩年前,民主黨幾乎是全盤拿下,
參眾議院都是民主黨佔多數(參議院很險勝),
成了我們說的「完全執政」。
那這次預計會是什麼結果呢?
根據許多外媒和智庫的猜測,
眾議院肯定會由共和黨拿下,
而參議院還有一點點懸念,民主黨還有守下的機會。
共和黨拿下眾議院會有什麼影響呢?
最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拜登將更難推行重大法案
在美國的立法順序裡,
眾議院可以決定對哪些法律進行投票,
而參議院可以阻止或批准這些法律。
2020 到 2022 年之間眾議院由民主黨拿下,
所以通過了很多像環境、醫療等社會項目的巨額預算案;
反觀,如果共和黨拿下眾議院,
我們將會看到更多右派價值觀的法案被推出,
例如邊境安全、預算削減和石化燃料開採等等。
這裡很值得觀察的就是石化燃料。
美國現在油價還是處於高位,
這也是大部分人民不爽的地方,
而拜登基於民主黨(和他自己的)價值理念,
主張不開採頁岩油,因為那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如果說共和黨掌控眾議院,
頁岩油可能就會被重新放到檯面上考慮,
至少可以減緩不斷飆升的生活成本。
(共和黨裡也有比較高比例的黨員不相信氣候變遷。)
不過啊,因為法案還是要到參議院,
所以如果民主黨仍掌握參議院,那共和黨也沒法度。
那如果民主黨連參議院都丟失了呢?
別忘了還有最後一關,總統。
拜登也可以行使他的否決權,不簽核法案。
所以接下來兩年,基本上就是一個「立法僵局」,
兩黨只能不斷在對立中尋求共識。
第二,前後任總統審判回馬槍
眾議院除了提法案,還有另一個重責大任,
就是對總統的彈劾調查。
在美國,如果你要彈劾總統,第一步就要先由眾議院發動調查,
現在正在進行的就是前任川普 1 月 6 日闖國會的案件。
(是的,就算川普卸任了,調查仍繼續中。)
根據 CBS 的統計,
現在有超過一半的共和黨候選人認為 2020 大選真的如川普所說,是被偷走的,
所以如果共和黨贏得眾議院,
他們勢必會停止對勇闖國會案的調查;
更甚者,有人說他們會對拜登政府展開反調查,
查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在中國的交易等等,
那這氣勢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第三,辣個男人要回來了
是的,就是你想的辣個男人,川普。
川普最近動作很多,
不僅開金口說會考慮 2024 ,
這次也有很多候選人有他站台。

如果這次期中選舉共和黨大勝,
他不僅可以躲過調查,
更有可能增長信心,像納坦雅胡一樣重磅回歸。
但同樣的,如果他力挺的候選人沒上,
也可能會讓他看清事實,決定放棄角逐 2024 。
不過這機會應該很小,
因為現在共和黨幾乎都要長成川普的形狀了,
很難想像川普 2024 不會有野心。
順便預告一下,
川普昨天說, 11 月 15 日他會有「重大消息要宣布」,
我們就盼著 15 號來臨,看會發生什麼事。
另外這次也關乎著拜登 2024 會不會追求連任。
拜登下下週滿 80 歲(天啊有夠老),
如果這次期中選舉輸得太難看,
民主黨內可能也會逼宮,要求他 2024 讓位給別人選,
但拜登的團隊有說,總統本人表示還會競選連任,
一樣就要看看期中選舉的結果如何了。
基本上,期中選舉影響比較多的都是內政,
不管是哪一黨拿下參議院或州長,
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都還是會持續,
也應該不會影響他們對台灣海峽的態度。
即便如此,期中選舉還是會為 2024 埋下一些種籽(或隱憂?),
所以我們會持續等待期中選舉的結果,
並觀察後續帶來的美國局勢的轉變。
參考資料
2022美國中期選舉:為什麼經濟可能決定選票的去向- BBC News 中文
Elections 2022 updates: Candidates make final push before midterms
High economic dissatisfaction among U.S. voters could mean problems for Democrats
The 2022 Midterm Elections: Live Results Map | The New Yorker
Governor Midterm Elections 2022: Live Updates, Results & Map
What are the US midterms? A simple guide – BBC News
US midterms: Millions of Americans to vote with Congress at stake – BBC News
US election results: When will we know who won? – BBC News
US midterms: The election deniers running to control 2024 vote – BBC News
US election results: Who will win control of Congress? – BBC News
Midterm Elections 2022 | Latest Election News | AP News
建議下載敏迪選讀專屬App,每天收到第一手新聞
Android:http://bit.ly/2RXh6RS
這裡可以找到敏迪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diworldnews/
Telegram:https://t.me/mindiworldnews
Podcast頻道
iTunes https://apple.co/2OIvZYb Spotify https://spoti.fi/2yGqTRa
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歡迎用每個月 59 元支持我
敏迪選讀訂閱(嘖嘖):http://bit.ly/2Ic2t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