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來寫一個滿有可能被打臉的事。
我現在撰文的時間是 9/8 禮拜五早上 10 點,
網頁版的讀者會在同一天中午看到文章,
App 版的讀者則會在下週一 9/11 的早上 8 點收到推播。
那麼,我要寫什麼呢?
G20 觀看重點。
今年的 G20 領袖峰會將在這週末(9/9 和 9/10)舉行,
也就是說,App 版讀者會在整個 G20 都結束後才看到這篇文章。
酷炫了吧,但凡在今天這篇文章裡寫下的文字,
都將成為週一審視我能不能成為敏國師的證據(欸不是),
所以我今天會聚焦在印度這次籌辦 G20 的最大目的,
以及拜登打算怎麼善用這個「沒有習近平」的外交舞台;
最後再來小小預測,
這次 G20 的聯合聲明到底會不會難產呢?
由 G8 延伸出來的經濟討論群
按照慣例,先來介紹 G20。
G20 起源於亞洲金融危機,
當時 19 個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
加上歐盟財務長、中央銀行行長,
大家湊在一起討論全球經濟、財政金融等議題;
直到 1999 年,由 G8(當時俄羅斯還在裡頭)提議創建一個更大的國際經濟合作論壇。
就這樣,G20 誕生啦。
現在的 G20 有哪 20 個國家呢?
阿根廷、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印尼、義大利、日本、墨西哥、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南非、韓國、土耳其、英國、美國。
欸奇怪,剛剛上面數起來,怎麼只有 19 個國家?
是的,還有一個隱藏角色,
它就是歐盟。
歐盟本身也是 G20 的固定成員之一,
這件事很重要,我們等等會講。
G20 多久見一次面呢?
G20 每年會舉辦一次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以及一場領袖峰會,
我們現在要討論的就是領袖峰會。
這些峰會也會固定邀請東協、非洲聯盟、國際貨幣基金會等國際組織共同參與。
習近平首度缺席 G20 領袖峰會
隱含哪些外交線索
接下來就要講今年 G20 開場前的最大新聞:
習大大缺席。
週一時,我們提到中國地圖,
當然還在「謠傳」習近平可能會缺席 G20;
沒想到週一下午,中國官方就公告,
習近平確定不會出席這次在印度新德里舉辦的 G20 領袖峰會。
這件事相當重要,有幾個點可以觀察。
第一,這是習近平上任以來第一次缺席 G20。
過去習近平滿在乎這類外交舞台,
因為比起其他峰會,
G20 裡頭有更多開發中國家,
正好是習近平想拉攏的對象,
因此這次他決定不出席,
引起外界許多遐想。
我大概整理了一下各界猜測的原因:
- 故意給主辦國印度難堪
- 地圖事件導致他不願意直面東南亞國家
- 想專心籌辦下個月的《一帶一路論壇》
- 想按照自己意願和美國互動,不想在峰會上被動湊合
- 必須緊急處理中國現在的經濟問題
以上是外界猜測習近平不出席的原因,
而我想特別拉出第 4 點來討論。
習近平並不是避不出門,
他最近也去了南非參加金磚峰會,
還外訪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現象,
那就是習近平只去他會受到友好歡迎的國家。
和美國的互動也是。
最近美國不斷派遣高級官員拜訪中國,
看在各國眼裡,都覺得美國一直釋出善意,
沒想到等到 G20 這種超大峰會,習近平反而就不出席了。
這讓分析師覺得,習近平是在給美國臉色看,
就是「我只在我規劃好的範圍裡和你互動,
我不要在大拜拜場合被硬生生擺在一起微笑」。
拜登撿到外交舞台
順勢推出各項優惠和好康
習近平不出席,就讓拜登撿到寶了。
拜登這次會出席 G20,結束後再飛往越南,
而他也把握了這次 G20 峰會上習近平缺席的機會,
對其他國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優惠和好康。
首先,他提出了改革世界銀行的方案,
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氣候和基礎設施援助的資金。
這筆資金很多啊,屆時應該會有高達數千億美元的捐款和貸款。
第二,他計畫推動貧窮國家的債務減免,
並提供資金支持新的基礎設施項目。
再來,拜登還和美國國會拿了 33 億美元,
用以與美國的親密盟友增強感情。
拜登這次可以說是有備而來,
他似乎是要和「全球南方國家」說:
「無論中國經濟發生什麼情況,美國都可以提供資金幫助你們的發展。」
拜登會成功嗎?
智庫 CSIS 的學者 Gregory Poling 很直言不諱,
他說美國現在一直迴避各國的「自由貿易協定」邀請。
澳洲之前才抱怨美國都不開放市場准入,
而這件事不只出現在澳洲身上,
很多國家想和美國談自由貿易協定,都吃了閉門羹;
所以 Gregory Poling 就說,
拜登當然可以利用 G20 舞台以及中國經濟的衰退講出一個好故事,
但這無法隱瞞世界美國拒絕參與自由貿易的事實。
花 1 億美元辦 G20
莫迪的外交大戲演得成嗎
最後,我們看看印度總理莫迪的算盤。
莫迪政府為這次 G20 峰會耗資超過 1 億美元,
他的理想是向世界展示印度的實力和潛力,
並吸引更多的投資和合作機會;
除此之外,他不斷強調要提高「全球南方」的聲音,
他這次尤其在意「把非洲聯盟拉進來變永久成員」,
就像我們開場提到的歐盟那樣。
關於全球南方,我之後再用會員文章好好剖析。
莫迪在硬體方面下了很多苦心,
把新德里整理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
但一場好的峰會不是靠外觀就能定論的,
更重要的是,這場峰會到底能不能達成共識。
因此,大家現在都在觀望,
今年 G20 到底能不能發表聯合聲明?
習近平的缺席對莫迪來說其實是好事,
等於少了一個人攪局,
但是俄羅斯代表拉夫羅夫也說,
如果 G20 忽視俄羅斯的立場,
那俄羅斯將會抵制 G20 發表聯合聲明。
大家都在猜,
今年可能會成為第一次沒有聯合聲明的 G20。
如果有,那就是莫迪天生神力,有神快拜;
如果沒有,「不發聯合聲明」就有可能會成為未來常態。
到底最終結果如何?
我們下週一揭曉。
結尾附上原本要出席的大頭名單,你認得哪幾個人呢?

參考資料
Biden bets on emerging markets as Xi snubs G20 | Reuters
Xi Jinping of China Looks Set to Skip G20 in Snub to India – The New York Times
Biden Looks to Woo Back Allies as Putin, Xi Skip G-20 Summit
2023 G20 New Delhi Summit: Dates, Agenda, Countries, and More – Bloomberg
Will India’s G20 summit be a ‘stunning’ success – or an embarrassment? | The Independent
G20 to meet amid a global turn inward
Xi’s Absence at G20 Summit Both Missed Opportunity and Tactic, Analysts Say
The US’s antipathy towards free trade could leave Australia in the lurch | The Strategist
建議下載敏迪選讀專屬App,每天收到第一手新聞
Android:http://bit.ly/2RXh6RS
這裡可以找到敏迪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diworldnews/
Telegram:https://t.me/mindiworldnews
Podcast頻道
iTunes https://apple.co/2OIvZYb Spotify https://spoti.fi/2yGqTRa
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歡迎用每個月 59 元支持我
敏迪選讀訂閱(嘖嘖):http://bit.ly/2Ic2t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