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想到,戰爭竟然來得這麼快。
昨天中午開始,開戰的消息蜂擁而至。
有的是影片,有的是快訊。
海量的資訊讓我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消息。
直到錄音結束,喘了口氣,
才有時間打開手機好好端倪。
我想,
戰爭是真的開始了。
而我們正活在歷史畫面裡。
昨日,台灣時間下午1點,
俄羅斯總統普丁(Putin)宣布,
正式展開一項「特別軍事行動」,目的是保衛頓巴斯區域的人民。
「我們要在歷史悠久的俄羅斯土地上,打擊那些製造敵對的反俄羅斯勢力。這是一場特別軍事行動。但我們沒有要佔領烏克蘭,這場戰爭只是為了烏克蘭的『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如果任何人想要從外部干預,你將面臨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後果。我希望你能聽到我說的。」
(10:46更新:「宣戰」字詞是衛報的判斷,我將此句刪除)
普丁的話像會咆哮的石板,
上頭刻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戰爭宣言。
幾分鐘後,包括首都基輔在內的烏克蘭主要城市附近傳來了爆炸聲。
這時候的烏克蘭是凌晨5點鐘。
大家在睡夢中驚醒,
還沒搞懂爆炸聲到底從哪來,
俄羅斯的軍隊已經從四面八方過來。
烏克蘭趕緊跟人民說,國內受到巡弋導彈和彈道導彈的攻擊,
還有無數個從俄羅斯發出的火箭砲,
以及正在前往基輔路上的坦克和直升機。
人們這才意識到,
俄羅斯真的打過來了!
「普丁剛剛對烏克蘭發動了全面入侵!」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勒巴(Dmytro Kuleba)說。
接著就是各種混雜的戰場快訊。
俄羅斯直接出動陸海空三軍,
空降基輔的機場、襲擊重要城市的港口。

裝甲車也從四面八方入侵,
包含東部的頓巴斯區域,北邊的白俄羅斯邊界,
就連南邊的克里米亞也都有大批地面部隊快速前行。
普丁這是想要南北夾擊,
用最快的速度攻佔烏克蘭首都基輔,拿下這個國家。
戰爭才剛開打,資訊戰也在網路上蔓延。
昨天中午我先是看到一堆私人影片和照片,
裡頭盡是烏克蘭被轟炸的場景,以及俄軍直升機飛越城市的畫面。
這年頭人人都有手機,這樣的影片並不特別令人起疑。
我也在第一時間轉發了一個黑夜裡的轟炸影片。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
這類型的影片陸續被爆出是不實的,
現在的烏克蘭街頭並不像影片那樣混亂不堪,
相反的,倒是烏克蘭軍隊力克俄羅斯,在各地傳出捷報。
例如有多架俄羅斯直升機遭到烏克蘭防空系統擊落、
從東邊來犯的俄羅斯裝甲部隊也遭到強力阻擋,
許多俄羅斯士兵淪為戰俘,眼神迷茫。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多次出現在電視前,
不慌不忙地給予民眾信心:
「我們正在保衛我們的國家,我們為自己的國家而戰。敵方有大量死傷,而且正在增加中。我們也有傷亡,所以請大家踴躍捐血。請人民支持我們的國軍,如果你願意,也來跟我們拿武器,一起為國家戰鬥。」
烏克蘭不是沒有傷亡,
但戰事並不像網路上流傳的那些影片,一面倒向俄羅斯。
回頭看看那些沒有標註來源的影片,
倒像是刻意營造「烏克蘭即將淪陷」的恐懼感。
一開始的確有效果,
烏克蘭人趕緊包袱款款,逃到波蘭和鄰近國家。
但在澤倫斯基的電視談話,
以及多張俄軍被俘、直升機墜毀、裝甲車被遺棄的照片流出後,
大家才發現,咦?烏克蘭沒那麼重挫啊。
這才意識到,原來這可能就是資訊戰、心理戰的手法。
讓烏克蘭人覺得這場戰爭輸定了,
不如趕緊棄械投降吧。
這時大家可能想問: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呢?
截至我寫稿時間25號早上8點,
目前西方國家大多有兩種動作:
大規模經濟制裁,
以及增兵到北約的最東邊,波蘭。
美國宣布向德國增兵7,000人,隨時抵擋俄羅斯衝向波蘭。
美國總統拜登說,美國不會進到烏克蘭和俄羅斯對戰,
但美國會在北約的最東邊部署軍力,
也會對俄羅斯祭出非常嚴厲的經濟制裁。
另外像英國、歐盟、加拿大、日本、澳洲等國也都加入制裁行列。
經濟制裁包含禁止任何金融交易、禁止公民購買俄羅斯債券,
日本甚至凍結烏東兩國人的在日資產。
其實台灣也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西方國家有些聲音說,希望台灣可以加入制裁行列,
暫停出口精密半導體產品到俄羅斯。
剛剛9點的最新消息是,
我國外交部宣布,台灣加入國際制裁。
但制裁內容是什麼還不清楚,只是這一聲明已有外交意義。
開戰的資訊多到我今天一時寫不完。
還有太多問題要討論了。
這些經濟制裁有用嗎?
美國為什麼不出兵?難道放任俄羅斯佔領烏克蘭嗎?
這場仗烏克蘭可以撐多久?俄羅斯呢?
為什麼中國反應這麼模糊?
中國是不是打算參考俄羅斯劇本,用在台灣身上?
我們先持續觀察戰情,一邊吸收資訊,一邊嘗試理解。
如果美國和北約決定介入,
這可能會是一場1945年後最大規模的跨國戰爭。
我們是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世代,
過多的資訊讓我們彷彿置身其中,卻又模糊不清。
能做的就是持續關注,並釐清各方來訊。
熱戰可能只存在於烏克蘭和俄羅斯,
但網路資訊戰是沒有國界的。
我也會更加繃緊神經,過濾各種雜訊。
不要在還沒塵埃落定,就被假消息蒙蔽了。
最後,如果你身邊還有人不知道俄烏開戰了,
請告訴他這件事,並提醒他,
這件事跟所有人都有關係,包含台灣。
這邊提供兩個FB粉專,他們都會介紹最新動態
參考資料
Maps: Tracking the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Live Updates: Biden Vows Putin Will Pay for Ukraine Invasion
Ukraine fights for its survival as Putin presses forward
Ukraine fighting to stop ‘a new iron curtain’ after Russian invasion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各國制裁及回應一次看【不斷更新】 | 國際| 中央社CNA
建議下載敏迪選讀專屬App,每天收到第一手新聞
Android:http://bit.ly/2RXh6RS
這裡可以找到敏迪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diworldnews/
Telegram:https://t.me/mindiworldnews
Podcast頻道
iTunes https://apple.co/2OIvZYb Spotify https://spoti.fi/2yGqTRa
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歡迎用每個月 59 元支持我
敏迪選讀訂閱(嘖嘖):http://bit.ly/2Ic2t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