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

10/26 「面對強大中國 台灣從以哈戰爭學到甚麼?」分享美國之音文章

10/26 「面對強大中國 台灣從以哈戰爭學到甚麼?」分享美國之音文章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這是《美國之音》在 10 月 22 日的報導。

標題是《面對強大中國 台灣從以哈戰爭學到甚麼?》

這篇文章是中文的,推薦大家看原文,

我今天就摘要幾個重點,與大家分享。



看到文章標題,就不難猜出這篇報導在做什麼。

是的,做台灣和以色列軍事上的對比。

開頭就提到,

繼俄烏和以哈戰事後,台海被視為是全球下一個可能引爆的火藥庫。

台灣國防部在以哈開戰後,

立刻成立專案小組,研究這場戰爭臺灣可以借鏡的地方。

於是《美國之音》訪問多個領域的專家,

從各個角度分析台灣還需要改進的地方。



兵役和戰備規劃

美國之音訪問了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研究員韓岡明

首先提及的是以色列的「全民皆兵」。

這個我們之前訪問台灣駐以色列大使時已經略提過,

但這裡還是讓大家知道以色列的兵役制度是什麼樣子。

以色列男女分別有 30 個月24 個月的義務役,

目前台灣只有男生需要服 4 個月軍事義務役(明年起改為 1 年)。



但比起兵役,更容易被忽略的是戰備規劃。

以色列的戰備規劃是「常後一體」,

就是常備部隊和後備部隊是放在一起統一管理的,

訓練也採固定編組。

固定編組這件事很重要,

打仗不是靠一個超級英雄,而是編隊的默契。

在戰場上你必須要熟悉你的戰友、熟悉你的槍枝、熟悉你管轄的範圍。

如果每次教召回去都和不同批人一起訓練,

拿得都是不一樣的槍枝或設備,又得重新適應,

那就失去教召訓練的意義。


ps. 韓岡明是台灣退役少將,曾擔任台灣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室主任。



全民抗敵不是要全民上戰場

動員範圍包含運輸醫療和工業

韓岡明提到另一個點我覺得也很重要─抗敵意志

我想這大概是現在台灣人最沒信心的一塊吧。

我們都看到烏克蘭全國挺身抵禦俄羅斯的入侵,

也看到以色列在受到攻擊後迅速招集 36 萬士兵。

這時大家就會很洩氣的說,

中國打過來,一定有很多人舉手投降。



老實說,在多次試圖說服家中長輩卻不斷碰壁後,

我已經不寄望全台灣 2300 萬人都可以站出來守護台灣。

但好消息是,也真的不需要全台灣都衝到前線

韓岡明說,將退伍 8 年內的 50 萬後備軍人組成防衛部隊,

並在全台灣 368 個鄉鎮縣市成立領土防衛部隊

結合義警、義消、替代役(男)、非政府組織,

讓各鄉鎮市區也有能力做作戰準備,這才是首要之務。



也就是說,全民皆兵真的不是所有人都非得到前線不可。

而是我們所有鄉鎮縣市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做「有效的動員」


退伍 8 年內的後備軍人知道自己要立刻去哪個營區報到;

義警義消知道自己要防衛的範圍在哪;

資訊工程專長的人知道第一時間要如何確保通訊不斷;

醫護人員知道如何就近開設緊急醫療站;



政治大學台灣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瑞舟說,

台灣現在假定中國動武前大概有一週的預警時間,

所以都用投遞郵件的方式發送召集令,非常落伍。

實際上我們看見以色列的例子,

在納坦雅胡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後,

以色列的工業、商業、交通運輸、廠礦和醫院等單位迅速動員,

連運輸、醫療和技術維修人員都在第一時間投入人力和物資到前線。

就連我們這樣的平民,

也知道同個社區有多少老弱婦孺,

一個家庭的青壯年可以照顧多少個鄰居家的小孩,

哪裡可以幫忙發送物資、哪裡可以獲得醫療資源。


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面對複合型災難

國防之外,也要加強台灣社會韌性

推廣民防教育的黑熊學院執行長何澄輝說,

戰爭時期九成民眾不會投入作戰

這在過去一年的烏克蘭就非常明顯,

基輔的冰淇淋店還開著、餐廳也正常營業。

因為烏克蘭的經濟得持續運轉,

政府才有稅收,支撐國軍繼續作戰。



所以說,我們要的不是全台灣人每年發一把槍練習實彈射擊,

而是全民在戰爭時期知道如何互相協力,配合政府應對。



戰爭也不是只有軍事對壘,

更多時候是「整個國家的運作能力」。

像加薩走廊在以色列反攻後遭到斷水斷糧斷能源,

或是烏克蘭南部城市被俄羅斯占領,失去進出黑海的關口,

這些「使國家無法正常運作」的困境,

我們能不能快速排解?

根據《美國之音》報導,

台灣糧食自給率約 30.7%

關鍵民防物資中,黃豆、小麥的自給率不及 1%,玉米也僅有 3%,

那萬一我們真的被中國進行全境封鎖,

外面的糧食能源進不來,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應對?



所以如果中國真的入侵台灣,

第一波防禦靠的是台美日澳的國防軍力。

第二波之後,靠得就是台灣社會的韌性

我們的能源和糧食可以支撐多久?

我們的經濟會不會因此停滯?

我們的聲音能否持續向外發送?

最重要的是,

人民保衛家園的信心和意志力,能延續多久?



在提升台灣社會韌性的路上,

除了戰力的提升,我們還有很多事可以做。

我知道現在要你跟別人談戰爭很怪,

有些人可能還會說你烏鴉嘴呸呸呸。

只要我們把這件事聊得好像理所當然

營造出「噢現在大家都在討論這個你不知道嗎」的氛圍,

漸漸的,討論台灣民防的風氣就會被帶起來。



你知道怎麼樣不會被別人覺得很突兀嗎?

從平常就開始聊,

不要等到最後一刻才開口。



—我是宣傳線—

我 11/9~11/20 要單槍匹馬去 APEC 峰會囉!

如果你想支持我,又剛好對總經投資有興趣,

歡迎參考我和財經M平方合作的課程

【全球投資者養成計劃—從經濟時事解密趨勢的九堂課】

使用我的導購連結,財經M平方就會給我錢去 APEC 啦

https://pse.is/5caqgx

(超連結有時會被系統轉成亂碼,也可以直接複製網址貼上瀏覽器)

別忘了要輸入或套用敏迪專屬折扣碼 MD300,還可再折 300 元喔。



參考資料

面對強大中國台灣從以哈戰爭學到甚麼?

Comments

  1. 導演

    台灣糧食自給率低是因為主食米飯佔比很低,而小麥主要是靠進口。台灣政府每年還要付錢給種稻的農民讓他們休耕,不然種一堆沒人要吃會市場崩盤。另外台灣人均食用肉的量,也是超出每日建議用量很多的。
    如果除了上前線的人,其他通通照建議量分配,然後主食改稻米,光這樣倉庫裡的米就夠吃好一陣子了。再讓休耕的田地都復耕,自給率應該可以提高非常多。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