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昨天,我終於把2023國際觀察曆寫完了。
為了慶祝這件大好的事,
今天我們不講新聞,
我想跟你聊聊今年寫觀察曆的心情和抉擇。
去年觀察曆出貨後,我當下就決定要再出一年。
有了去年的經驗,
再加上今年戰爭爆發,貨物塞港,
印刷廠在三月初就提醒我們要提早準備,要不然會來不及生產,
所以我差不多是四月中就開始閉關寫日曆。

一開始我先調整所有國家順序,
接著把重大名詞、國際組織那些統統都換過一輪;
很快速地把365天內容都排滿後,
我準備開始寫2023的國家內容。
然後我就卡住了。
我看著2022國際觀察曆的內文,
一方面覺得去年寫得很好(自己說),
把一個國家的歷史脈絡、特色、重要數字都寫出來了;
但另一方面卻開始苦惱:
那我今年要寫什麼?
寫文化和美食嗎?
還是寫旅遊景點?
不對啊,我是國際觀察曆,又不是旅遊集。
我漫無目的地查著一些國家的最新消息,
試著在裡頭找出一些靈感。
微型國家是最難寫的,
他們人口少(大多不到30萬人),
國內消息不多,也不常和別國簽署大型條約,
我心裡想著,我頂多只能介紹一些特殊文化吧。
就在我抱著這樣的想法時,
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闖入我的研究。
大家還記得索羅門群島和中國簽了秘密協定嗎?
我們之前說過,這件事幾乎成為澳洲大選的風向旗,
最後莫里森下台,艾班尼斯上任;
原以為這篇新聞只跟美、中、澳、日等大國有關,
結果當我查薩摩亞、密聯、東加等微型國家的新聞時,
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太平洋國家都受到這件事影響。
於是我靈光一閃,打開國際觀察曆的文件,
寫下這段話:
2022年是太平洋島國們的「C位年」,索羅門群島和中國簽定的一紙秘密安全協議,可說是攪亂一池春水。不僅讓美國提高危機意識,加強和太平洋島國的聯繫,更為澳洲大選帶來衝擊,最終成為在野黨扳倒執政黨的最後一根稻草。中、美、澳三國在該區域的外交角力從過往的鴨子划水到現在轉為白熱化,激烈的競爭使得這些島嶼國家無不嚴陣以待。有些國家喜迎中國金援,有些呼籲不要上當,有些則藉此要求全球關注地球暖化。
好像可以耶?
去年只是點對點地介紹國家,
今年著重在國與國之間的愛恨情仇,有沒有搞頭?

今年當然還發生兩件非常重要的事,也成了我的靈感來源。
第一個當然是戰爭,
這場戰爭影響的範圍不是只有東歐,
現在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
俄烏戰爭讓全球陷入多重困境,包含糧食危機、能源短缺、通貨膨脹;
但特別的是,不是所有國家都往壞的方面改變,
歐洲有很多國家都跑去非洲買石油和天然氣,
原本的產油國甚至賺得比以前更多了。
於是我又在非洲國家這樣寫:
但西非不是沒有好消息。擁有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們成為歐洲國家的新朋友。德國和塞內加爾簽約,茅利塔尼亞則是預計2023年開始開採天然氣。西非各國能否妥善運用老天爺給予的自然資源,就看政府們的努力了。
第二個重點是後疫情時代。
這個後疫情時代並不是指誰開了國門、可以去哪一國玩,
不是,我想講的是更深沉、更政經的東西。
我手機剛剛跳出一個通知:
義大利聯合政府岌岌可危,總理宣布請辭,被總統拒絕。
這就是後疫情時代的其中一個現象:民主國家政黨輪替。
還記不記得我們在前陣子提到馬克宏成功連任?
那時我就說,因為後疫情和戰爭,
全球通膨、物價飆漲,人民普遍會把錯怪給執政黨,
所以就會引發一波「換人做做看」的風潮,
這就是其中一個長遠的影響。
於是今年的國際觀察曆,我特別挪出兩個系列:
【俄烏戰爭下的世界】和【後疫情時代】主題連載,
內容不再會是單點獨立的資訊,而是一連串因果關係的起承轉合,
例如戰爭之後,我們將看到區域協防起高樓,
我們也會面臨國際秩序的崩塌;
而在後疫情時代,我們看見差點燃起的國族主義,
卻也看見亂世之中,民主自癒。

去年只是介紹每一個國家,
今年,我們將把整個世界擺在一起看,
看出這當中的盤根錯節,
看出每個國家在戰爭和疫情中的困境和自我調節。
舉個例好了,
去年的埃及我這樣寫:
橫跨非洲和亞洲的阿拉伯國家。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浪潮中,推翻當時的獨裁者穆巴拉克,但迎來下一個軍人統治者塞西,目前仍由塞西統治。其擁有的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歐洲的橋樑,每年為埃及帶來超過50億美元的通行費收入。目前和衣索比亞有尼羅河水源之爭,若後者的復興大壩開始蓄水,將會造成埃及境內水位下降,恐引發區域衝突。是第一個和以色列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阿拉伯國家。
這是今年的埃及:
橫跨非洲和亞洲的阿拉伯國家,目前由前陸軍將領塞西所領導。在歷經兩年的COVID-19疫情,經濟逐漸回溫,人均GDP比疫情前高出30%,2022年的經濟增長率也是北非國家當中表現最好的。但好不容易恢復的民生又再次遭到俄烏戰爭打擊。埃及是全球前五大小麥進口國,俄羅斯和烏克蘭則是兩個最重要的小麥出口國,俄烏戰爭引發的全球糧食危機深深影響著埃及。但戰爭也讓埃及獲得歐洲國家的好感,義大利和波蘭都希望可以從埃及進口更多天然氣,以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為了改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埃及於2022年推出「國有企業私有化」計畫,但這些軍方資產該如何處置仍是個問題。是第一個和以色列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的阿拉伯國家,目前和以色列保持良好關係。
我在有限的篇幅裡,
將埃及的內政、外交、經貿都提到一遍,
這就是2023國際觀察曆的挑戰。
每個國家都在2022年遭遇很多困難,
又或是開闢了意想不到的外交道路,
我們將會從去年觀察曆著重的歷史脈絡出發,
接續今年,在戰爭和後疫情之下,
深度探究這個國家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互動。
當然今年也會有輕鬆一點的內容,
我最最喜歡的是每個禮拜天的國旗的故事。
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北歐國家的國旗都有個十字?
為什麼阿拉伯國家的國旗大多帶有綠色?
為什麼澳洲和紐西蘭的國旗這麼像?
又為什麼東歐國家大多都是藍白紅為底?
仔細研究才發現,
透過國旗,可以看見一個國家的歷史、地理、特色和文化,
這也是我最愛的一個新單元,敬請期待。

今年的國際觀察曆問卷已經開放填寫了,
不管你有沒有買光速鳥,
我都希望可以看到你的想法,聽聽你的意見:
填問卷將會獲得100塊的折扣券,
日曆才980元,這100塊等於是打九折了,很實用。
另外問卷也會提醒你開賣時間,
越早購買就能夠越早收到日曆喔。
最後放上今年日曆的一些照片,
我自己非常期待,
希望你們也會喜歡。





今年才發現敏迪的國際日立,真 的好酷,是否也有機會再出版去年的XD 想一次買齊
打錯XD 是國際觀察曆 Sorry~~~
嗨嗨你好!今年也會出2022復刻版供大家收藏喔!再請關注敏迪的社群或是日曆陪讀社團的消息了~~敬請期待!
有個問題,賽席爾共和國我查了一下外交部的資料顯示面積只有456.6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萬人,和上面觀察曆的資料差距頗大,是否有那裡弄錯了呢?
有的有的,那是打樣,先貍貓換太子一下(是這樣說的嗎),我們正式版已經校稿完畢~~謝謝提醒
2023的插圖好可愛,素質比2022提升不少,好期待!
喜歡「從容高興,團結一致」
但之後會把國家格言拿掉,因為有些翻譯實在是太特別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