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

3/3 焦慮沒有用,不如看看書吧!敏迪推薦三本二戰相關的書

3/3 焦慮沒有用,不如看看書吧!敏迪推薦三本二戰相關的書

戰爭第七天,已經對於戰情報告感到疲憊了。

我們已經從經濟面、戰況面、難民面都試著述說了一遍,

我想我們是需要好好抽離情緒,看看別的,轉換心情。

有些老朋友知道,

敏迪我是二戰粉,有段時間非常熱衷研究二戰。

對我來說,二戰的每一個戰役,都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歷史意義,不是只放在圖書館裡積灰塵的。

而是當歷史重演時,

我們可以透過前人的記憶,找出未來可能發展的軌跡。

我知道大家最近都很焦慮,

所以今天我想推薦大家三本與二戰相關的書,

或多或少幫助你奠基一些觀念,甚至能夠鑑往知來。

焦慮於事無補,不如靜下來看看書吧,

你會對戰爭更有掌握,更清楚當戰爭來臨時,我們該做些什麼。

(這篇是我2020年2月寫的敏迪私藏,可能有些嘖嘖訂閱者已經看過了,那你們就當作複習啦)


《財富、戰爭與智慧:二戰投資啟示錄,失序時代的投資智慧》(Wealth, War and Wisdom)

作者: 巴頓.畢格斯 Barton Biggs  

譯者: 洪慧芳

出版社:大牌出版 

等等,不是要講二戰嗎?為什麼要看一本投資理財的書?因為與其說它是本教你理財的書,不如說是一本生動的二戰故事書。作者巴頓・畢格斯是一個華爾街教父等級的分析師,他最有名的兩本著作是《華爾街刺蝟投資客》《華爾街刺蝟投資客之投資啟示錄》。我是先看完第一本,深深愛上巴頓・畢格斯的寫作風格,才去查他還有哪些著作。接著我把第二本看完了,然後就找到這本《財富、戰爭與智慧》。

所以是的,我一開始是抱著「看一本偶爾提到戰爭的理財書」的心態買下這本書的,我很愛看理財相關的經典書籍。殊不知我一開始翻閱,越看越停不下來。這根本不是在教你理財,他就是認真在講二戰的故事,而且你會感到身歷其境。

畢格斯在寫這本書時,有個最重要的主張,那就是「股市有驚人的預知能力」。每當有什麼重大戰役,或是風向開始轉變,股市總能提早反映。所以畢格斯用他清晰、活潑的寫作風格,照著時間順序向讀者講述二戰的每段故事。然後中間穿插當時的股市走勢,帶著讀者慢慢體會股市所展現的「市場的智慧」。

我只提三個例子,你就會跟我一樣瞠目結舌。1940年夏天,英國股市在不列顛空戰爆發的前夕築底。築底的意思是,市場認為空戰傷不了英國,所以往上反彈。果然,三個月後英國成功將德國擋在英吉利海峽對面,德國自此放棄侵略英國,英國總算保持領土的完整性

另一個例子,1942年5月底,美國和日本發生中途島戰役,當時美國股市徹底反轉,也預告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失敗的開始。

最後一個例子,也最為明確。德國股市在希特勒進攻俄羅斯時站上高峰,接著開始往下掉。而我們從結局來看,進攻俄羅斯的確是希特勒最糟糕的一次決策,在那之後他便兵敗如山倒。

除了描述戰役栩栩如生,畢格斯更擅於書寫歷史人物的心境轉折。裡頭記載了邱吉爾、希特勒、史達林、麥克阿瑟、山本五十六等人的管理風格,以及他們在面對困境時如何做決策。

然而精彩的二戰故事不是這本書唯一的價值所在。畢格斯在本書的後段,甚至教大家判斷戰爭之前和戰爭期間的財富變化,以及富人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保護財富,以避免財富受到「黑天鵝」之類重大災難的衝擊。雖然我們現在處在承平時期,看似沒什麼大戰的跡象。但我倒認為,21世紀的戰爭型態已經進化了,從實體軍隊的戰爭,轉變成資訊戰、貿易戰、外交戰。這是個川普發一則推特就能讓美股大跌的時代,也是個日本一發布半導體禁令就讓南韓痛不欲生的時代。你看看武漢肺炎,讓台股年後開盤立刻打破史上單日最大跌幅,這無疑是個黑天鵝事件。

所以這本書同時讓你認識二戰,也讓你學到一些經濟、股市和理財的基本觀念。讀一本書有這麼多收穫,是不是很划算呢?


《二戰回憶錄》(The Second World War)

作者: 溫斯頓‧邱吉爾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

譯者: 劉燦

出版社:海鴿 

你有看過電影《敦克爾克》嗎?有沒有覺得劇情神扯,英國竟然可以靠著一堆民間小船把幾十萬大軍載回英國。對,歷史原貌就是這麼扯,但你閱讀這一本由戰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親自撰寫的回憶錄,就可以知道,派遣800多艘船隻橫跨英吉利海峽拯救盟軍,在當時是經過縝密計算、沙盤推演的合理策略。邱吉爾站在英國首相的高度,帶著我們回憶二戰時期的每個決策。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角度,因為你可以一窺邱吉爾和羅斯福的對話、史達林傳給邱吉爾的電報、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始末。而這些,都不是其他二戰的書可以告訴你的秘密。

如果我們以後見之明來看,邱吉爾無疑是二戰能夠勝利的核心人物。他強烈反抗當時的首相張伯倫,認為張伯倫想和希特勒和談簡直是瘋了。光是這一點,就足以看到邱吉爾的遠見。但是在當時,和希特勒奮戰到底的想法不是很受歡迎。也對,如果可以和平談判,誰想要打仗?所以你可以在這本書當中看到邱吉爾的內心話。他不是個會自怨自艾的人,相反的,他總是堅持己見。他不懷疑自己的決定,反而不懂為什麼其他人都沒看到希特勒的可怕

這本書將邱吉爾的個性展露無遺:一個性格倔強,不願向任何人屈服,從不輕言放棄,甚至有些固執的人。其實你看一些電影或書籍,只要是從旁描繪邱吉爾的,都會覺得這人有點急躁,也有點憂鬱,他不是檯面上光鮮亮麗的那種政治人物。相反的,他的陰暗面太重,導致自己在戰前不太受到重視,大家還是喜歡像張伯倫那樣愛好和平、把內政做得很好的首相。還有人說邱吉爾應該是「英國史上最偉大的躁鬱症患者」,是他的躁鬱拯救了英國。然而,這本書會讓你重新認識邱吉爾。你會看見他在戰時所下的每個決策都是經過縝密思考、有跡可循的,不是一個躁鬱老頭酒醉後的胡言亂語。

邱吉爾一生有45本著作,他非常愛寫作,你甚至可以說政治家只是他的副業,作家才是本業。他的文字有種堅定的力量,而且非常善用詞彙。根據詞學家統計,莎士比亞大約有二萬四千個詞,而邱吉爾能使用九萬個詞,是其他作家的好幾倍。所以在閱讀這本書時,你不會覺得生硬,反而會被邱吉爾帶入1940年代,經過他的眼,閱讀二戰的每個艱難時刻。

噢忘了說,這本書讓邱吉爾獲得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就說這是本好書吧!



《破解希特勒》(Anmerkungen zu Hitler)

作者: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Sebastian Haffner

譯者: 周全

出版社:左岸文化

哈夫納是德國赫赫有名的新聞記者、政論家及歷史學家,甚至有評論家封他為「德國的良心」。他最有名的著作應該是《一個德國人的故事:1914-1933回憶錄》,描述世界第一次大戰到第三帝國元年之間,德國民間氛圍的變化。另外他還出了《不含傳說的普魯士》、《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和我要介紹的這本《破解希特勒》被列為「德意志三部曲」。

哈夫納的文字簡明扼要,卻又一針見血,而且帶有一絲嘲諷跟幽默。除了文字親民易讀以外,更重要的是他驚人的觀察和邏輯分析。他不只是寫故事而已,而是把千頭萬緒的事物解釋得淺顯易懂。我們都希望找出殺人魔的成因,進而提早避免慘劇。套用到二戰來說,就是找出「造就希特勒」的時空背景。而哈夫納的《破解希特勒》,便做到了這一件事。

如果你對二戰認識不深,我建議你先去看上面兩本(只讀其中一本也行)。你先從同盟國的角度切入,先在腦中建構二戰的時間序。你會在閱讀的過程中反覆問:「為什麼希特勒會這樣決定?為什麼希特勒要殺害猶太人?為什麼敦克爾克撤退時希特勒不追上去?」累積了這些疑問,再來看這本書,你才會有「恍然大悟」的解惑感。

我節錄《破解希特勒》裡頭一段給你看,作為今天的結尾。讀書真的是件很美好的事,希望你會喜歡。

「多年以來反對希特勒的人,也就是那些受過良好教育、品味良好的中產階級人士,本身或為虔誠的基督教徒或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在1930年代中期與後期,有鑒於希特勒所達成之難以否定的成就以及沒完沒了的奇蹟式行為,於難耐之下不得不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莫非我的準則並不正確?或許我所學過和所相信的東西全部都錯了?我眼前所發生的一切難道還沒有對我做出駁斥?如果這個世界——經濟方面的世界、政治方面的世界、道德方面的世界——果真跟我所一直相信的沒有兩樣,像他那樣子的傢伙,早就應該以最快入和最可笑的方式失敗得一蹋糊塗了。是啊,他應該根本沒有辦法走這麼遠,以致達到目前的地步。可是他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之內,從完全一無所有變成了全球的核心人物,而他所做的一切都獲得成功,甚至連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項也不例外,一切!這難道還不能證明嗎?這豈不強迫我對自己所有的概念,無論是針對美學也好道德也罷,做出全盤的修正?我是否至少也必須承認,自己的期待和所做的預測都有了偏差,因此我在批評的時候必須知所節制,在下斷語之前必須特別謹慎?

這種自我懷疑完全可以理解,甚至令人同情。可是它距離第一聲半推半就喊出來的「希特勒萬歲」已經不遠了。」—《破解希特勒》 p.80

  • Post category:二戰

Comments

  1. Bruce

    看完敏迪的介紹, 反而要煩惱要先看哪一本了…

  2. Ms. Lin

    謝謝敏迪分享好書!
    能在教科書的短短幾行人物、歷史事件介紹之外,一窺這些大事件裡頭的峰迴路轉,滿吸引人的,也補足了這些事件背後相關的背景、脈絡,的確是個很有力的過來人現身說法,讓身處這個充滿變動及不確定時代下的人有跡可循。
    已加入書單行列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