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啊!接連兩天寫了落落長的英國王室宮鬥劇,好像看太多家務事了,今天要來認真講國際新聞。
很巧,今天的新聞剛好都與「在歐洲的穆斯林」有關,就讓大家感受一下穆斯林在歐洲的處境吧。
法國歷史教師斬首案
經過四個月,竟有驚人發展
哀,真不想在週五寫這種悲傷的新聞。
你還記得去年那位被斬首的法國教師帕帝嗎?

他在去年10月16日,被一名車臣裔的穆斯林殺害,當街斬首,並po到twitter上示眾。
帕蒂會被殺,是因為他在課堂上使用《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充滿爭議性的諷刺漫畫〈先知穆罕默德…一個巨星的誕生〉作為補充教材。
當場有個女學生表示反對意見,就被帕蒂趕出教室。
後來女學生回到家裡跟爸爸說這件事,爸爸超氣,就錄了一段影片到網路上,裏頭包含帕蒂老師的姓名、學校地址。
這個影片立刻在網路上瘋傳,甚至傳到中東的保守派穆斯林意見領袖那裡。
最後,引來年輕的車臣裔殺手安佐羅夫。
調查結果出爐
原來是女學生翹課說謊
後來警方進行調查,發現這名女學生早就因為曠課太多而被停學,也有很多同學指證她當天根本沒到學校。
警察問她,要不要說實話。
她才承認,她是因為怕被爸爸發現自己已經被停學了,只好隨便掰個謊言說是被老師趕出去的。
她也沒想到爸爸反應會這麼激烈,竟然氣到開直播痛罵,更沒想到最後會掀起伊斯蘭教和法國的戰火。
她爸媽後來知道真相也都懊悔不已。
媽媽說自己不該這麼輕易相信女兒的謊言,並向大眾道歉。
她爸也難辭其咎,說自己沒想過訊息會被恐怖分子看見、自己完全沒有想要傷害任何人。
「我不知道為什麼事情會變這樣,我們失去了一名老師,然後現在全世界都覺得是我的錯。」
這個新聞太值得引以為戒了。
我們平常在社群媒體上動不動就是「出征」、「肉搜」,以為自己一句玩笑話無傷大雅,甚至為了搏眼球,無中生有、顛倒是非。
可怕的是,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小奸小惡會引發什麼樣的蝴蝶效應。
網路上的情緒是會滾雪球的。
我們每個人都推雪球一下,這顆未爆彈就越滾越大。
就算你不是最後引爆炸彈的人,
只要你曾經推過雪球一把,你就難辭其咎。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變這樣」,這是最不負責任的一句話。
女學生的謊話,不只害死怕蒂一個人,後來在歐洲又發生多起恐怖攻擊事件,甚至整個歐洲瀰漫著一股「恐穆斯林」的氛圍。
正好就接著我們下一個新聞。
瑞士通過公投
以後公眾場合不准戴頭巾
上週,瑞士國會以51.2%對48.8%些微差距通過公投,禁止在公共場所戴頭巾。
這個頭巾雖然沒有指定是哪一種,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個公投是在講穆斯林女性的罩袍,英文叫burka,所以又被稱為罩袍禁令。
這個公投引發兩發激烈爭辯。
我們先看反對的聲音好了。
反對者說,這根本就是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甚至到了違憲的層級。
(這樣太違憲,飛太遠)
我就請問,為什麼女性要怎麼穿衣服,需要政府規定?
阿我今天就是想要戴面紗,我騎摩托車就是想要遮住口鼻,為什麼不行?
這跟台灣早期有髮禁有什麼兩樣?
難不成瑞士現在變成獨裁國家了?
而且人家宗教信仰就是女性不能露臉,你這是在歧視女性穆斯林?
反對聲音大概是這些。

一開始我也覺得這很扯,哪有國家規定人民怎麼穿衣服的。
但是看到其中一個支持者的論點,我有點動搖了。
有人說,這是在解放穆斯林女性。
她們不可能自己站出來說老娘不要戴頭巾了,但是如果由政府公權力介入,她們就可以獲得自由。
但一刀兩面刃,萬一就有女性穆斯林覺得自己遮起來很好,那豈不就是瑞士政府有違個人意願,逼迫人民做他們不想做的事?
所以目前為止我也沒個定論,說不上來哪個才是對的。
只是這條公投真真切切撕裂了歐洲和穆斯林們。
經過帕蒂案,以及之後一些大大小小恐怖攻擊,歐洲現在對於穆斯林是越來越緊繃了。
歐洲人就好像罹患了「穆斯林恐懼症」,看到就害怕,避之唯恐不及。
尤其現在帕蒂案又發現是烏龍一場,更讓歐洲人不爽了。
我最近在讀一些伊斯蘭教的書,光看教義、信仰的起源,都不覺得這是個十惡不赦的宗教。
希望之後可以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了解伊斯蘭教走到現在的原因,再來跟大家分享。
好啦,我要準備開車下鹿港了。
明天下午我在鹿港亂入百靈果的Live Podcast繞境活動,
歡迎大家來找我玩~~
時間地點請參考百靈果的IG唷!
大家週一見!
參考資料
瑞士公投以些微差距通過公眾場合禁戴頭巾 遭批種族和性別歧視–上報
Switzerland referendum: Voters support ban on face coverings in public
法國教師斬首案真相大白 13歲女學生心虛說謊、扭曲事實–上報
建議下載敏迪選讀專屬App,每天收到第一手新聞
Android:http://bit.ly/2RXh6RS
這裡可以找到敏迪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diworldnews/
Telegram:https://t.me/mindiworldnews
Podcast頻道
iTunes https://apple.co/2OIvZYb Spotify https://spoti.fi/2yGqTRa
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歡迎用每個月 59 元支持我
敏迪選讀訂閱(嘖嘖):http://bit.ly/2Ic2t7P
討論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會比單一討論伊斯蘭教來得好。而耶路撒冷的爭奪史應該是重點中的重點@@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