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際觀察曆
國際觀察曆日期
07/08 星期六・農曆五月 廿一
國內生產毛額/GDP 名詞介紹 名詞介紹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唸給你聽
介紹

2023都過了一半了,日曆裡頭那個「人均GDP」到底是什麼呀?抱歉久等了,這就給您奉上。
我們都怎麼看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呢?會先看國內生產毛額,也就是常講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一個區域的經濟活動帶出來的成果(或市場價值)。舉例來說,台灣在2021年國內總共產出7.8兆美元的價值,那這就是台灣的GDP。但要注意唷,這只算台灣國內產出的,並不包含在中國、越南、美國的台灣工廠,要把這些海外投資成果納進來看的話,就要看另外一個指標國民生產毛額 (GNP)。簡單來說,GDP是看地點,GNP則是看國民。
可是有些國家人口就是比較多,經濟產出特別高很合理吧?沒錯,所以這時候就會把GDP除以總人口,就得到人均名目GDP (Nominal GDP per capita)。這樣就可以看出,在這個區域內的人民平均產值是高是低。人均名目GDP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的最常用指標。不過也要注意,有時候匯率波動會造成數字失準,這時候又要看其他數字了。但先這樣吧,再講下去頭都要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