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

9/12 莫迪成功擠出 G20 聯合聲明,他怎麼辦到的?這意味著什麼?

9/12 莫迪成功擠出 G20 聯合聲明,他怎麼辦到的?這意味著什麼?

總算要來講 G20 的會議結果了。

上禮拜我才說,如果莫迪真的可以湊出一篇聯合聲明,

那我以後都要敬他三分,有神快拜。

我禮拜五剛講完大話,

不用等到禮拜天峰會結束,

莫迪禮拜六直接拿一份 37 頁的聯合聲明打我的臉,啪啪作響。




太扯,莫迪到底怎麼談出這一份聯合聲明的?

G20 各國都同意嗎?

裡面到底寫了些什麼?

來看看我的臉上印了哪些內容吧。(太熱騰騰油墨未乾)




癥結點在烏克蘭戰爭

莫迪如何讓各國達成共識

這次聯合宣言最大的困難點在於烏克蘭戰爭。

西方國家希望在宣言中對俄羅斯的侵略行為進行譴責,

但俄羅斯外交部長已經表示他會杯葛這種聲明,

再加上中國、巴西、南非等國也都不想用這麼強硬的措辭,

因此大家都認為,

這次肯定會在烏克蘭議題上喬不攏,聯合聲明要掰了。



殊不知,竟還是讓莫迪找到一個絕佳的平衡。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來看看聲明裡頭怎麼說烏克蘭戰爭的:



Concerning the war in Ukraine, while recalling the discussion in Bali, 

關於烏克蘭戰爭,我們回顧了在峇里島的討論(去年的 G20 峰會),


we reiterated our national positions and resolutions adopted at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and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A/RES/ES-11/1 and A/RES/ES-11/6) and 

我們重申了我們國家的立場,以及聯合國安理會和聯合國大會所通過的決議,


underscored that all states must act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 Charter in its entirety. 

並強調所有國家的行為方式必須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全部宗旨和原則。


In line with the UN Charter, all states must refrain from the threat or use of force to seek territorial acquisition against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and sovereignty or political independence of any state. 

根據《聯合國憲章》,所有國家都必須避免以武力相互威脅或使用武力來獲取領土,避免侵犯任何國家的領土完整、主權或政治獨立。


The use or threat of use of nuclear weapons is inadmissible. 

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是不被接受的。


Reaffirming that the G20 is the premier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重申二十國集團是國際經濟合作的首要論壇,


and recognizing that while the G20 is not the platform to resolve geopolitical and security issues, 

並認識到雖然二十國集團不是解決地緣政治和安全問題的平台,


we acknowledge that these issues can have significant consequences for the global economy. 

但我們承認這些問題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We highlighted the human suffering and negative added impacts of the war in Ukraine with regard to global food and energy security, supply chains, macro-financial stability, inflation and growth, 

我們強調烏克蘭戰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以及對全球糧食和能源安全、供應鏈、總體金融穩定、通貨膨脹和增長造成的負面影響,


which has complicated the policy environment for countries, especially developing and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are still recovering from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the economic disruption which has derailed progress towards the SDGs. 

這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的政策環境變得更加複雜。已開發國家仍在從 COVID-19 大流行和經濟混亂中恢復,經濟混亂阻礙了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There were different views and assessments of the situation.

各國對於各項情勢的確有著有不同的看法和評估。




好,就停在這裡,

以上就是 G20 聯合聲明當中與烏克蘭戰爭有關的部分。

你仔細看完,是不是可以立刻理解為何大家願意簽字同意了?

因為裡面根本沒有提到俄羅斯(Russia)啊

沒錯,裡面只提到戰爭為世界帶來極大影響,

並強調維護國際法原則,包括領土完整和主權,

但是並沒有直接譴責進攻方俄羅斯。




這就是為什麼莫迪有辦法讓大家點頭,

因為他把大家最害怕的那個名字拿掉了。

(「俄羅斯」三個字是佛地魔嗎?)




那這件事有被所有領袖認同嗎?

我們來看看各國領袖態度。



烏克蘭

先看看事主吧。

烏克蘭當然不滿,

他們認為這份文件措辭不夠強硬,

比起去年在峇里島的聲明還要薄弱,

因為去年不僅譴責了俄羅斯,還說俄羅斯應該要無條件撤軍。

烏克蘭認為這份宣言沒有達到他們的期望,

並對美國及其盟國針對烏克蘭問題的立場感到失望。




俄羅斯

代表普丁出席的拉夫羅夫開開心心,

表示成功阻止西方將 G20「烏克蘭化」。

拉夫羅夫還大讚印度,表示這兩天的會議非常成功,

他指出:「聯合聲明當中沒有提到俄羅斯。」




法國

接著來看看歐盟老大哥法國怎麼說。

這次馬克宏親自出席 G20,

在聯合聲明出來後,他說: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說實話,G20 不是政治討論的論壇。」

我覺得這句話非常重要,

也將會是我們今天結論的引言。




美國

在講拜登對烏克蘭問題的態度之前,

我們先看看他這次在峰會上取得了哪些成功。



第一,拜登成功獲得 G20 同意,

加強和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以造福陷入困境的國家,

將世界銀行的貸款能力擴大 250 億美元

而且如果有更多國家加入,

這個數字有機會上升到 1000 億美元。



第二,拜登成功推動沙烏地阿拉伯、印度、以色列等國的合作,

其中包含了一個最重要的大計畫:IMEC

IMEC 是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的縮寫,

這是一個連接印度、中東和歐洲的經濟走廊計劃。

這計畫很猛,

打算用鐵路和港口等方式,

把印度與阿拉伯灣的東部走廊,以及阿拉伯灣與歐洲的北部走廊,一口氣連接起來。

這看起來像是什麼呢?

嘿對,像一帶一路。

沒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拜登推動這個 IMEC 就是要和中國的一帶一路抗衡,

所以當這次 G20 成功推動 IMEC,

對拜登來說,他的成績單已經夠漂亮了。



最後,拜登也順利推動關於氣候變遷和減少碳排的議程。



基於以上三點,拜登已經算是大豐收了,

即便在烏克蘭問題上沒有大加分,

整體而言還是有些成效,加三分減一分的概念。




當然還有其他國家有表態,

但篇幅太長,我就不一一贅述。

整體而言,印度總理莫迪這次真的是充分展現喬王之力,

當然他不是自己說服所有人,

根據與會的歐洲官員表示,

巴西、印尼和南非這三國的談判代表幫助很大,

而仔細一看,

這四個國家(含印度)都是「世界南方」。

所以是不是如我所說,

世界南方要崛起啦~~~




為發表而發表的聯合聲明

G20 的存在目的能否回歸經濟

這一份所有人都點頭同意、但沒有太大意義的聯合聲明,

真的就能代表莫迪的成功嗎?

或許我們該重新定義什麼是「成功」。




去年峇厘島的 G20 聯合聲明強烈譴責俄羅斯,並要求俄羅斯撤退,

而一年過去了,我們有看到改變嗎?



或許這就是莫迪說服各國的方式。

正如馬克宏所說,G20 本來就不是拿來談軍事和地緣政治的,

想當初 1999 年,G20 是拿來處理全球金融危機的。




我猜想,莫迪和拜登的想法是。

G20 要成功,重點不是在文本裡痛罵俄羅斯和中國

而是一個更卑微的微小願望:

「讓 G20 還能繼續當 G20。」




早在峰會前,外界就一直猜測,

這次應該很難有聯合聲明,因為 G20 已經快要分崩離析。

「俄羅斯是你們的成員之一啊!怎麼可能不分裂?」

所以說,莫迪最後決定退而求其次。

既然大家都說如果沒有聯合聲明就代表 G20 要崩解,

那他就盡最大的力量擠出一份,

不管內容如何,

有就好,就能保住 G20 不分裂。




因此,這份聯合聲明的內容不重要了。

對西方陣營來說,

現在先求有,其次才是求好。




G20 熬過了這一關,

接下來就是看馬克宏所說的,

能不能夠回歸經濟討論。

明年 G20 換成巴西主辦,

巴西總統魯拉已經表示,

明年將會力邀俄羅斯總統普丁參加。

先不論普丁到底有沒有辦法出國(他還在被國際通緝中),

光是「邀請」的動作,會不會引發其他國家抱怨?

一個集結全球這麼多國家代表的國際組織(非洲聯盟也成為正式成員了),

真的有辦法只談經濟,不管政治?

明年我們繼續觀察。


參考資料

G20 Delhi Declaration: How India negotiated Ukraine minefield, aided by Brazil, Indonesia, S. Africa

G20 summit: Biden says raised human rights in India with Modi – BBC News

How India and the U.S. Succeeded at the G20 Without China’s Xi | Time

What Does the ‘Global South’ Actually Mean? | Time

G20 Summit: What India showed the world — and what it hid | Politics News | Al Jazeera

G20 summit agrees on words but struggles on action | Reuters

Takeaways from Joe Biden’s trip to the G20 Summit and Vietnam | CNN Politics

India pushes China to the margins of the G20 | Lowy Institute

Janet Yellen denies G20 weakened statement on Ukraine at New Delhi summit | Financial Times

Why the G20’s Ukraine compromise might not be all bad for Europe | Financial Times

India’s G20 win hides bitter divisions between the West and Global South | News | Al Jazeera

G20 summit: Transport project to link India to Middle East, Europe unveiled | News | Al Jazeera

Lula’s u-turn on Putin arrest warrant waiver ahead of Rio’s 2024 G20 summit | Euronews

Watered-down G20 statement on Ukraine is sign of India’s growing influence

G20 leaders agree joint declaration after deal on Ukraine statement

G20 New Delhi Leaders’ Declaration

G20: How Russia and West agreed on Ukraine language – BBC News

Saudi Arabia and UAE sign MoU to form India-Middle East-Europe Economic Corridor (IMEC) – Construction Week Online






建議下載敏迪選讀專屬App,每天收到第一手新聞

iOS:https://apple.co/2tgFKCu

Android:http://bit.ly/2RXh6RS


這裡可以找到敏迪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diworldnews/

Telegram:https://t.me/mindiworldnews


Podcast頻道

iTunes https://apple.co/2OIvZYb Spotify https://spoti.fi/2yGqTRa

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歡迎用每個月 59 元支持我

敏迪選讀訂閱(嘖嘖)http://bit.ly/2Ic2t7P

  • Post category:G2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