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公佈了新的經濟數據,
不,應該是說他們決定「不公佈」一些經濟數據,
而這一「蓋牌」,讓各大外媒和智庫都懷疑中國經濟變得更糟了。
為何中國政府選擇蓋牌?
他們的經濟真的有變糟嗎?還是是大家在唱衰?
中國的經濟具體糟在哪兒?
這背後有個清晰的脈絡可循嗎?
今天就讓我們一路往源頭走,
找出讓中國經濟持續下墜的原因。
零售放緩、出口減少
但最糟糕的還不是這個
8 月 15 日,中國官方公布了七月份的經濟數據。
該數據顯示,七月份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工業生產都沒達到預期,
白話一點說,就是中國人不買東西了,中國工廠的生產量也變少了。
更令人擔心的是,房地產投資的數字也大幅下滑。
銀行的房地產放貸總金額持續下降,
顯示出辦理房屋貸款的民眾變少了,
沒人買,房價自然就跌;
現在中國 70 個中大型城市當中,
已經有 49 個城市的房價下跌 ing。
中國人過去這十年來最愛買的東西就是房地產,
可是現在,他們連房地產都不買了。
零售沒信心,出口銷售也減緩,
就連中國經濟的火車頭——房地產,都開出如此令人悲傷的數據。
難道其他的經濟指標還能更差嗎?
有的,還有青年失業率數據。
當中國政府站出來說完這個數據,
全球分析師都看呆了,
想說怎麼會這樣,這結局看都沒看過。
這個數據是多少呢?
「暫停公佈」。
是的,「暫停公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蓋牌」,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表示,年輕人失業率的計算方法需要重新評估。
用了好幾年的指標,怎麼突然就需要評估了?
「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統計工作需要不斷改進。」北京當局表示。
這個蓋牌動作引發國內外熱烈討論,
真的是國「內」外,甚至還上了微博熱搜,
連中國網友自己都笑說:「只要我不宣布,就沒有人失業。」
那實際上,這個數據有多差呢?
上一次公佈青年失業率時,數字是:
21.3%,已經是歷史新高。
這是我們判斷中國經濟下滑的第一個線索。
消費信心缺乏來自企業投資緊縮
企業投資緊縮來自政府加強監控
年輕人是社會當中熱愛消費的一群人。
過去天貓每年雙十一都破歷史紀錄,
其中就有極大比例的消費是來自習慣在電商或直播間購物的年輕人,
因此,當青年失業率上升,
等於這群消費主力沒了收入,
便削減了中國民間消費品的零售力道。
這就是我們最一開始提到的「零售總額下降」。
那為什麼年輕人會失業呢?
回想我 2014 年到上海陸家嘴出差一個月時,
那裡遍地是高薪的工作機會,
茶水間聊天的內容都是誰誰誰又被哪家公司高薪挖角了,
連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都有好幾份 offer 可以選,
但,這件事也在改變中。
中國對民間企業的監控是最大主因。
我們多次提到中國對國內產業進行大規模整改,
例如科技業(消失的馬雲)、教育業(線上教育公司通通變成公益事業),
另外還有房地產、金融業等,
政府的這些打壓行為造成民間企業的經營越來越困難,
動輒得咎。
當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踩到中國政府的紅線,
你會更不敢在中國市場投入資本,
進而縮減職缺,甚至開始裁員;
當年輕人發現自己並不如以往那樣容易找到工作,
他們便會延宕消費欲望,或是把錢存在銀行,等待下一個春天。
外商的投資縮減是另一個巨大問題。
中國在 7 月 1 日實施新版《反間諜法》,
這個法律將使中國政府更加自在地對外國企業進行突擊檢查,
甚至是逮捕或扣押外國企業的管理者或資產。
這在外商界引發一波又一波的焦慮,
中國再也不是十年前遍地黃金的美好市場,
而是佈滿紅線的生死擂台。
房地產火車頭失去動力
無法叫人們有消費信心
當人們開始失業,或是發現轉職調薪變得沒那麼容易時,
他們的消費習慣將會改變。
這不只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也發生於中產階級或是小資家庭。
過去中國人的房屋擁有率是相當高的,
當一個家庭存到了錢,大多時候都會拿去買房,
所以我們說房地產是中國(乃至於華人世界)的火車頭,
整體經濟都是靠房地產所帶動。
然而現在,中國的中產階級開始收手了,
因為房價持續下跌,
前幾年爆出恆大集團違約,
現在又傳出中國最大的私人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即將倒債,
人們一方面擔心會不會付了頭期款,最後建商跑路,
另一方面想說,反正房價還會再跌,晚一點再進場。
而這會影響到誰呢?
中國地方政府。
中國各地政府前幾年大量舉債買地,
為的就是給這些開發商建蓋豪華商辦,
但現在債也舉了,土地也買了,
結果因為房地產銷售減緩,
開發商就不買這麼多地了,
這使得地方政府債台高築,無法再端出漂亮的成績單。
獨立研究機構榮鼎集團的分析師在六月份就說了:
「目前地方財政的疲軟使得北京無法利用財政政策來支持經濟。」
中國的現況是:
房價下跌、物價下跌、企業投資金額下跌、失業率上升,
而這樣的趨勢越來越趨近所有國家最害怕的一件事——
通貨緊縮。
當一個國家陷入通縮,
人民對經濟失去信心,再也不敢把錢投入市場,
國家經濟將會停滯,變成一灘死水,
泡沫後的日本就是類似情況。
但奇怪的是,中國政府似乎不急著解決這些問題。
一家顧問公司 Teneo 在中國公佈這些新數據後就表示:
「對崩潰房地產市場不慍不火的反應表明,中國最高領導層減少了對經濟增長的重視,轉而關注國家安全和技術自給自足等優先事項,而這件事的影響比我們預期的更為深遠。」
我想台灣人大概很能懂得這段話,
因為我們知道習近平在盤算什麼。
最後引用《經濟學人》的一段話做為收尾:
「對於一個監管成癡的政權來說,他們面臨一個新的難題——壞消息可以被審查,不開心的事情可以被隱藏。但沒有哪個統治者可以命令人們充滿信心開心花錢。」
—我是閒聊線—
最後來跟大家聊個天。
為什麼我昨天要請假去看醫生呢?
因為我去動了近視雷射手術啦!
這件事我想做很久了,
只是今年一直有些突然冒出來的行程,
再加上內心真的有點小緊張,怕手術有什麼意外我就永久失明,
我寫新聞的我不能失明啊!
所以才遲遲沒有付諸行動。
從美國回來後,我覺得人生苦短,
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於是就安排了近視雷射手術。
現在已經是術後一個禮拜了,
心得就是⋯⋯
我為什麼不早點做啊啊啊啊!
如果想知道我是做哪一個手術、去哪一家做的,
以及我整個手術心得,
我會在這禮拜天的 Podcast 閒聊分享,
歡迎大家去聽囉。
參考資料
Why is China not rushing to fix its ailing economy? | Reuters
China’s downside risks are growing, and its economy is less likely to reach 5% this year
China suspends youth unemployment data after record high – BBC News
China’s economic woes keep getting worse. Here’s why
China’s Economic—and Social—Contract Is Fraying – WSJ
China’s slowing economy, seen from ground level
Xi’s Security Obsession | Foreign Affairs
China cuts key rates as weak batch of July data darkens economic outlook | Reuters
What China Isn’t Telling the World About Its Economy – The New York Times
建議下載敏迪選讀專屬App,每天收到第一手新聞
Android:http://bit.ly/2RXh6RS
這裡可以找到敏迪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diworldnews/
Telegram:https://t.me/mindiworldnews
Podcast頻道
iTunes https://apple.co/2OIvZYb Spotify https://spoti.fi/2yGqTRa
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歡迎用每個月 59 元支持我
敏迪選讀訂閱(嘖嘖):http://bit.ly/2Ic2t7P
8 月 15 日,中國官”方”公布了七月份的經濟數據……..少一個字
他可能想說中國關公,不然就是眼睛雷射的後遺症?
感謝提醒~後來有修正~
其他國家都能唱衰中國,但台灣唱衰中國的同時,請記得加強防衛,畢竟,極權國家最容易用戰爭轉移民怨,戰爭開始,千萬別消想台灣某些高官能像烏克蘭總統一樣誓死捍衛領土,畢竟不遠的歷史,唐景崧就曾經是第一個落跑的台灣”總統”,我相信他不會是最後一個…..
還好有好消息:敏迪雷射,射擊瞄準準度提升,台灣戰力提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