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8/1 「就算我不完全同意你,我倆合作也可以」從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和拜登會面看外交的藝術

8/1 「就算我不完全同意你,我倆合作也可以」從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和拜登會面看外交的藝術

午安啊,今天的文章花了一點時間,

所以改為中午發送。

今天我們要關注梅洛尼和拜登的會面。

我稍微研究了梅洛尼的轉變,

覺得這滿適合做為國際關係的教科書範例,

因為它示範了什麼是「就算我不完全同意你,我倆合作也可以」。




拜登曾警告右翼陣營帶來威脅

如今大方接待梅洛尼

上週四,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抵達華盛頓

光是這句話就值得先停下來好好解釋。

拜登政府原本和梅洛尼不合,

拜登領導的美國民主黨偏左,支持同性婚姻、接納移民,

但梅洛尼先前以反 LGBTQ+ 和反移民著稱,右派到不行,

還被大家比喻為義大利納粹極右派崛起。




因為意識形態差太遠,

去年梅洛尼當選時,

拜登還藉此警告說全世界的民主遇上危險了,

但這次,拜登開開心心地接待梅洛尼,

並稱讚義大利對於烏克蘭的大力支持。




這個轉變來自哪裡呢?

主要有兩個:

一、梅洛尼自己的變化

二、拜登政府的策略需要




梅洛尼上任的時候被大家稱為極右派領袖,

因為先前她實在太反各種自由價值;

她曾經說過代理孕母是令人憎惡的

也曾表達來自非洲的移民是銀行家取代義大利工人的陰謀

更威脅要擊沉走私人口的船隻,

總之,她上任時,許多人都擔心義大利會頭也不回地往極右派走去。




結果⋯⋯

欸?沒有餒。

梅洛尼好像沒有想像中這麼極右?

首先,她駁斥了有關她的所屬政黨是法西斯主義的說法,

然後開始在某些議題上往中間靠攏,

其中,對於移民的處理更是令大家跌破眼鏡。




前陣子,

歐盟、義大利、荷蘭、突尼西亞

四方熱烈討論過一項協議:

由歐盟出資幫助突尼西亞改善國內經濟狀況

以換取突尼西亞加強邊境管制

白話一點說,

就是歐盟要花錢( 19 億美元貸款)拜託突尼西亞管管邊境,

不要讓這麼多非法移民可以隨意前往地中海另一端。

這件事滿難的,

因為突尼西亞總統賽義德(Kais Saied)沒那麼好說話,

而外媒這次普遍將功勞放到梅洛尼身上,

說她在談攏這項協議上發揮了關鍵作用。




唉唷,不錯唷。(突然周杰倫上身)




除此之外,梅洛尼還語出驚人,

她表示她的政府願意通過「合法途徑」接納更多移民

因為「歐洲和義大利都需要更多人力」,

她預計義大利政府從今年到 2025 年將會向非歐盟國民發放超過 40 萬份工作簽




這看在其他極右派的眼裡簡直是邪門歪道,

想說梅洛尼怎麼突然轉性,不這麼右了?

(《紐約時報》還說梅洛尼背棄了法國的勒龐匈牙利的奧班,這兩人都超右。)

而整體而言,這樣的轉變對梅洛尼來說利大於弊——

雖然她惹怒了某些極右派盟友,

但也解決了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同時為她的外交策略打開一些靈活空間,

例如,得以和拜登對話。





梅洛尼一上任就展現出對烏克蘭鐵一般的支持,

這很不容易,因為在義大利(尤其是梅洛尼身邊)多的是同情俄羅斯的人。

義大利國內有不少聲音認為不該過度同情烏克蘭,

以免義大利自己陷入戰爭風險,或是投入過多資金,

不過梅洛尼仍然在各大國際場合堅定支持烏克蘭,

這一點令許多西方國家眼睛一亮,

也因如此,讓拜登有機會改變過去態度,願意在白宮接待她。




拜登說,他和梅洛尼已經成為朋友,

並也告訴梅洛尼:


「身為北約盟國,跨大西洋夥伴的關係是我們共同安全的基石,義大利軍隊在歐洲、地中海及其他地區發揮著關鍵作用,義大利和美國也堅定地與烏克蘭站在一起。我相當感謝義大利人民,感謝他們支持你們(義大利政府)對烏克蘭的支持——這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我覺得拜登這裡用了一個很聰明的說法,

他稱讚的是義大利人民,而不是梅洛尼領導的義大利政府。




為什麼拜登要這麼迂迴呢?

因為實際上,梅洛尼的右派聯盟和拜登的左派政府之間,還是存在著歧見,

最大的鴻溝就在於 LGBTQ+ 的權利。

梅洛尼政府現正推動一些法案,

使得代理孕母被定義為犯罪行為,

甚至連到海外找代理孕母都不允許;

這件事與拜登政府的理念截然不同,

但拜登並沒有在這次會面上提及此事。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就說:


「拜登和梅洛尼相處得很好,尤其是在外交政策問題上。」


「拜登總統的重點在於維護世界各地人權,但義大利人民可以決定他們的政府是誰。這是一個民主國家,拜登總統尊重這一點。」




言下之意,拜登暫時不想戳破兩國之間的合作,

因為對他而言,當務之急是支持烏克蘭抵禦俄羅斯,

而在這個框架之下,

其他事務原來的優先順序都會有所調整。




我很喜歡《金融時報》針對這次會議所下的小標:

「最近最不可能的政治友誼之一,就是美國總統拜登和義大利總理梅洛尼」。




這句話聽起來很有趣,也很真實。

我們都知道,你無法找到百分之百和自己契合的人,

一般人都如此了,更何況是領導一國事務的國家領袖?

他們要顧及的面相如此廣,身後都有上百個議題要處理,

現實就是你很難找到一百個議題都和你站在同一邊的國家;

外交策略就是不斷的轉動和妥協,

在賽局裡找到符合每個人利益的最佳解。

梅洛尼明年將帶領義大利擔任 G7 輪值主席國,

我們將持續關注她如何拿捏外交和內政的平衡。




—我是閒聊線—

明天我將會刊出這趟美國行最重要的一篇:台海安全

如果台海衝突爆發,美軍會不會來幫忙?

如果會,他們會提供什麼樣的支持?

為什麼台灣還是無法加入環太平洋軍演,他們是不是不夠挺台?

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明天一一揭曉。

  • Post category:歐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