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我回來啦!!
希望大家還喜歡上週的北韓特輯,
如果覺得文字太多的,我也有錄成 Podcast,
我是覺得用聽的也滿不錯。(自己說)
在我休假的這一週,
國際間比較大條的新聞應該就是法國暴動了,
我每天滑手機都看到各式各樣火燒車的影片,
可見這次的抗議非同小可,
我們就來看看法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吧。
17 歲非裔少年遭擊斃
法國民眾抗議警方執法過當
事件的開頭發生在 6 月 27 日,
法國一名 17 歲非裔青少年奈爾(Nahel)行駛一輛小客車,
在路邊遭到警方攔檢,
不確定出於何種原因,奈爾拒絕警方的盤查。
(有可能是因為未成年無照駕駛,心生害怕?)
根據網路上流傳的影片可知,
當時法國警方已經拿起槍枝對準車窗內的奈爾了,
而奈爾還是決心往前駕駛,逃離盤查,
這時其中一名員警對著車窗內開槍,
近距離擊中奈爾的胸部,
奈爾當場身亡。
有必要開槍嗎?
一名 17 歲、無武裝的青少年,
何以迫使員警直接對其胸膛近距離開槍射擊?
奈爾是否真的對員警構成威脅?
上述這些問題開始在法國社會發酵,民怨四起,
而所有疑問最後都收斂在最大一個質疑:
「該名員警是不是執法過當?」
開槍的員警立刻被當局以「蓄意殺人」的罪名遭到逮捕。
根據他的供詞,
他表示自己開槍的原因有很多,
包含當下「感受到生命威脅」,
以及擔心奈爾的車可能會撞到其他人。
在提到「感受到生命威脅」時,
該名警察表示他認為當時奈爾要開車撞他,
他不得已才只好先開槍;
然而,實際上,後來流出的目擊影片顯示,
奈爾的車看起來雖是往前行駛,
但顯然是為了要遠離警察,而不是衝撞他們。
如此,員警的證詞激怒了法國人民,
於是人們開始走上街頭,要求警方給出真相,
但抗議進行到第三天時,情況似乎逐漸失控,
開始有人砸窗戶、搶劫、燒公車,
甚至有人開著一輛起火的車子,撞進市長位於巴黎郊區的住宅,
造成市長夫人重傷。
事件越演越烈,
法國警方派出 45,000 名警力維護秩序,
但最終也只是讓警方和民眾打成一團。
光是一個晚上,法國警方就逮捕了至少 1,300 人,
但這樣還是沒能平息動亂,
趁火打劫的事件仍持續發生。
房間裡的大象?
悶聲太久的種族問題
為什麼法國人會這麼生氣?
為何動亂如此失控?
這和奈爾的出身有一點關係。
奈爾是阿爾及利亞裔的法國公民,
他是單親家庭的小孩,和媽媽相依為命。
我們之前介紹過,阿爾及利亞是北非國家,
因為過去曾受法國殖民統治,
有許多阿爾及利亞人會想辦法移民到法國,
為自己或小孩追求更好的人生。
然而,這些非裔移民在法國的生活其實相當不易,
尤其像阿爾及利亞這樣的阿拉伯國家,其居民大多都是穆斯林,
而近代法國社會偶爾會發生對穆斯林不甚友善的情況,
例如,戴頭巾的穆斯林女性走在路上很常被側目,
甚至被要求進出公共場所時,要把頭巾拿下來等。
近幾年來,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尤其在 2020 年時,發生了一名法國老師被伊斯蘭恐怖份子斬首的事件,
也因此加劇了法國國內的「伊斯蘭恐懼症」;
當時馬克宏一番「譴責極端穆斯林」的話語,甚至差點引發外交危機,
許多伊斯蘭教國家激烈抗議,群起抵制法國商品,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還說馬克宏是神經病。
總之,這幾年來,法國國內的種族和宗教衝突不少,
只是因為也沒出過什麼大事,大眾普遍忽略了這類問題。
種族和宗教問題就像是房間裡的大象,
而奈爾的過世,就是指出大象存在的那根手指。
就連奈爾的媽媽都難過地說:
「開槍射殺他的警察『看到了一張阿拉伯面孔,一個小孩子,因此想要結束他的生命』。」
有人支持奈爾 有人支持警方
黃背心後又一政治危機
因此,人們感到憤怒。
他們上街頭喊著,如果今天車內坐著的是一名白人未成年,
這名警察還會開槍嗎?
拒絕盤查就開槍,難道沒有執法過當嗎?
他們認為這正是法國的「佛洛伊德事件」,
甚至有綠黨的政治人物表示:
「感覺我們的警察正在變得像美國的警察一樣。」
霸特!
上街的不只是支持奈爾的人,
相反地,支持警察的群眾也走上街頭了。
因為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第一時間表示「這令人費解且不可原諒」,
使得另一批民眾反倒認為總統未審先判,因而決定支持員警,
甚至有人發起募款活動,
為該名員警募到了超過 105 萬美元的資金,
為他的訴訟費和賠償金所用。
(發起專案的人是極右派領袖勒龐的前顧問,所以也有很多左派政治人物大力抨擊這個募資案。)
一邊抗議員警執法過當,
一邊支持員警、反對馬克宏未審先判,
兩方人馬通通走上法國街頭,
然後再遇上前來管控秩序的法國警方,
最後就演變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失序的法國。
不過,我覺得奈爾的外婆說得很好。
奈爾的外婆說:
「我想告訴那些正在進行破壞的人,請你們停下來。」
「因為在路上行走的是『母親』,搭乘公車的也是『母親』,我們應該讓事情平靜下來,我不希望你們進行破壞。」
「我對司法部門有信心,我希望開槍的員警要付出代價,但我對整個警察隊伍並沒有怨恨。」
以上就是這起法國非裔少年之死所引發的動亂事件。
根據過去黃背心運動的經驗來看,
我猜這次的奈爾事件應該也不會草草結束。
接下來,我們就等看看馬克宏有沒有什麼應對的動作了。
參考資料
France shooting: Who was Nahel M, shot by French police in Nanterre? – BBC News
Fund for French police officer who killed Nahel M tops $1m | Protests News | Al Jazeera
Slain teenager’s grandmother calls for end to riots in France | Protests News | Al Jazeera
France is roiled by protests after police killed a teenager. Here’s why
Hundreds gather to mourn Nahel M., a teenager whose death sparked protests in France
法國大騷亂與極右翼政黨在歐洲的崛起–觀察 – BBC News 中文
法國暴動怒火延燒:阿爾及利亞裔少年之死,被無視的種族與警暴問題
建議下載敏迪選讀專屬App,每天收到第一手新聞
Android:http://bit.ly/2RXh6RS
這裡可以找到敏迪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diworldnews/
Telegram:https://t.me/mindiworldnews
Podcast頻道
iTunes https://apple.co/2OIvZYb Spotify https://spoti.fi/2yGqTRa
如果你喜歡我每天早晨寫給你的文字,歡迎用每個月 59 元支持我
敏迪選讀訂閱(嘖嘖):http://bit.ly/2Ic2t7P
抗議警察執法過當(X)
趁機打劫零元購(O)
哪有什麼抗議
根本就是搶劫好嗎
沒必要把受害者的長相放在縮圖吧
你的參考資料沒有一篇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