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昨天那篇文章好多人分享耶,有夠開心。
結果我後來才發現我忘記放國際觀察曆的宣傳,
嗚錯失宣傳機會太可惜了。
如果還沒點開問卷連結的,
歡迎點開看看,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問卷裡問我喔!
最近,一艘艘歐洲軍艦來亞洲巡點。
而法國總統馬克宏人也來到日本參加開幕式。
接著,日本防衛大臣又說了與台灣安全有關的話。
我們再次將多個新聞組在一起,
看看最近印太海上,有奪熱鬧。
英國伊莉莎白打擊群來囉
當運動員在日本的奧運會場上較量時,
印太地區的軍艦也在互別苗頭。
最大的新聞就是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HMS Queen Elizabeth)打擊群,
來到菲律賓海啦!
The Carrier Strike Group has passed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and entered the Philippine Sea.
— Commander UK Carrier Strike Group (@smrmoorhouse) August 1, 2021
This is a significant moment for #CSG21.
Having begun our deployment in the Eastern Atlantic and Mediterranean, we have now travelled 10,000 miles to the Western Pacific. pic.twitter.com/bejSobZWkG
這個伊麗莎白女王號是英國目前最先進航艦,
而由它組成的打擊群被英國政府視為「英國走向全球」的象徵。
打擊群裡有兩艘皇家海軍護衛艦、兩艘驅逐艦、兩艘補給艦和一艘「機敏級」潛艇。
而且裡頭還包含了一艘美國海軍驅逐艦,
和一艘荷蘭護衛艦。
而且更酷的是,
在航母上的美國戰鬥機數量還超過英國的,
美國10台,英國8台。
所以可想而知,這個打擊群是美國非常高度參與的海上軍事力量,
這個我們等等會講。
伊莉莎白打擊群五月啟航,從英國出發,
沿途停靠阿拉伯半島南端的阿曼、接著新加坡、韓國、日本。
停靠很重要嗎?
Hen重要。
一個打擊群的停靠,將會帶來貿易和外交的對話。
所以伊莉莎白號選擇停靠哪裡,代表這英國和這個國家的關係相當密切。
你也可以看做是一個超大的「行動外交舞台」,
船開到哪,外交關係就做到哪。
而且就連還沒開過去也可以喊話喔。
伊莉莎白號打擊群指揮官慕豪思就特別發「韓文」推特,
說我們來囉,很期待和韓國增進合作關係,促進區域繁榮唷^.<。
這是給韓國人的
영국 항모전단이 서태평양에 도착했습니다. 영국 항모전단의 임무는 협력을 중심으로 하며, 지역 안보 및 번영을 위한 영국과 대한민국간의 파트너십 강화를 기대합니다. #CSG21 🇬🇧🇰🇷 pic.twitter.com/nLwKcvnIFJ
— Commander UK Carrier Strike Group (@smrmoorhouse) August 2, 2021
這是給日本人的
英国の空母打撃群 #CSG21 は、ルソン海峡を通過し、西太平洋に入りました。
— Commander UK Carrier Strike Group (@smrmoorhouse) August 2, 2021
日本をはじめとするこの地域のパートナーと協力して、海上の安全と、陸上の安定と繁栄を促進できることを期待しています。🇬🇧🇯🇵 pic.twitter.com/lCRqFCnYug
現在伊莉莎白打擊群已經通過呂宋海峽,進入到菲律賓海了。
言下之意,就是已經經過爭議有夠大的南海啦!
中國當然有跳腳,但英國說我是合法航行,才沒有挑釁,
而中國除了強力抨擊外,也是沒有再多做什麼。
接下來打擊群即將在9月停靠日本,也就是奧運結束後。
目前雙方正在就停泊哪些港口進行討論。
德國軍艦巴伐利亞號啟程啦
沒錯,除了英國要來,德國也不落人後啦。
德國巡防艦「巴伐利亞」(Bayern)號昨天出發,
預計要開往東非的吉布地、澳洲、關島、日本、南韓、越南、新加坡、印度等地。
這可是很難得的事,因為德國從2002年起,
就從未派軍艦到西太平洋這側了,
顯示出德國在全球戰略上有所調整。
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說,
未來的國際秩序重點都在印太地區,
阿我們德國也很重視這一塊,
所以我們派這艘軍艦過去,和印太夥伴一起維護區域安全啦。
不過德國沒英國這麼霸氣,
他們還是很擔心中國的反應。
所以巴伐利亞號將不會經過台灣海峽,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本來還問能不能停泊上海,
就當個外交友誼的展現,
但中國還沒答應就是了。
歐洲海軍紛紛來印太打卡
日本防衛大臣剛好又說這番話
其實不只英國和德國,法國早在2月就就開著核動力潛艇到南海巡弋了。
(更別說法國的巡防艦還曾在2019年通過台灣海峽喔,真是大膽王呢)
另外法國也在更早時候參與了美日印澳的聯合軍演。
所以歐洲海軍三大國不是已經來打卡,
就是正在前往打卡的路上。
就剛好在昨天,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aka 安倍晉三的弟弟)接受金融報訪問時,
說了一段hen重要的話:
「我們看到中國的各種動作,就是要包夾台灣。」
「國際社會需要更加關注台灣的生存,而不是坐視中國與台灣發生直接軍事衝突。」
他最後還若無其事的說,
「非常歡迎歐洲國家在印太地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哎呀,原來是日本邀他們來的,而且還是以協防台灣之名,太感動了吧!
岸信夫這段話其實很重要,因為日本是個很小心謹慎的民族,
他們不太會在外交上語出驚人,或是主動樹敵。
但我們從上次介紹的日本防衛白皮書就可以看出,
日本不演了,他要直接把中國的野心點出來,
而且還要大聲嚷嚷,讓全世界都關注這件事。
現在日本內閣上上下下都已經講過台灣安全一輪,
只差菅義偉本人了。
(但也不需要他開口啦,這不是聰明的外交作法,讓底下的人去喊就好)
那為什麼日本喊一喊,歐洲各國就真的去了呢?
一方面是因為要展現軍事實力,
二方面是不願意在印太地區缺席。
法國很明確是因為他們在太平洋還有一些海外屬地,
英國則是脫歐之後急需和太平洋各國重新牽線。
至於德國,痾,好像沒有很重要的理由,
所以他只派了兩艘船過來意思意思(欸不是)。
但美國沒有很開心
不過美國不見得樂見所有歐洲國家都跑來太平洋。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就說,
如果英國不要把焦點放在亞洲,可發揮的效益應該更大。
對,你沒看錯,我也沒打錯,
他說的是「不要」。
為什麼奧斯汀要這樣說?
這跟英國國內的部分聲音是一致的,
就是認為英國不應該去插手亞洲事務,
而是乖乖待在歐洲協防俄羅斯。
奧斯汀的意思就是,你不要跑來前場玩(太平洋),
你好好防守你的後場啦!
今天就先講到這邊,
大家上班加油囉!
阿對了,記得幫我點國際觀察曆的問卷連結喔!

阿曼?印度洋?菲律賓海?他們都在哪?
那你可能需要國際觀察曆
敏迪第一個週邊商品即將推出
開賣日期和方案還沒正式公佈
填寫前測問卷,第一時間收到開賣通知,還可以享優惠價喔!
Pingback: 9/16 三則快訊:中國拒絕德國軍艦停靠、希臘買戰機對付土耳其、挪威石油怎麼辦 - 敏迪選讀 Mindi World News
Pingback: 1/28 2021年新聞總回顧,你還記得這些事嗎? - 敏迪選讀 Mindi World News